他姓李,姑且叫他——李先生。
因為李先生在朋友圈分享了江小白,我認識了江小白也喜歡上了江小白;因為江小白的一句“朋友,不能只待在朋友圈”,才讓我有勇氣和他聯系。
李先生,不是我的誰,我更不是他的誰,可是我心里隱隱約約想讓他成為我的誰。他是一位只待在我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
我們在上海MR PIZZA店同事過一段時間,有過幾天的上下級關系他就調走了,所以我們真的不熟。
李先生只是在我心靈空缺的時候剛好出現的一個人,我也只是把他小心的藏在心里。平時默默翻看他的朋友圈,而他,似乎并不知道還有我的存在,也從來不知道我對他的心思。
2017年2月5日晚上21:49分,喝了一點江小白,看著這個酒瓶,似乎它在對我說著什么,突然我鼓起勇氣給躺在我朋友圈兩年半的李先生發了一條信息。
“李店長,你好啊,在忙嗎?”
等待消息是忐忑的,怕他不回復、又怕他回復,像初戀的感覺,特別像。幾乎沒有聯系過的人,也許他都沒備注我是誰。
22:26分,李先生語音回復:“在,最近浦東店里比較忙,過年在這邊幫忙,下班挺晚的。你現在在哪呢?”
按捺著內心的小激動,清了清嗓子:“我在青島呢。記不記得讓你面試的時候我問過你,青島有沒有可能開分店。呵呵,我回來青島了,對這邊比較有感情了。”
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五分鐘過去了,沒有回應,我打字:“我沒什么事,就是閑聊。你現在還沒下班嗎?”
李先生:“剛下班,現在我們在路上走著呢。你在青島做什么?你不是在開店了?”
“恩,在濟南開店來著,不過,我似乎不太習慣濟南,今年就來青島了。”接著我又說:“等你不忙的吧。”
23:25,,我問:“你以后是要在上海或者杭州定居了嗎?”
00:39,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江小白,我沉思了一下,發了很長的短信,其實前面的鋪墊就是為了能告訴他我的心里話。
“老鄉,有女朋友了沒?不要太緊張,我只是想說一下我的感受。剛剛寫日記,突然想起來近幾年遇到的人、發生的事、說過的話。感覺像一出戲。其實今天先告訴你的是你挺好的,心里也一直隱隱對你有點好感。我不知道該用老鄉的親切感還是其他的什么感情來解釋。當年去上海是為了遠離,感謝能遇見你,那半年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仍然記得當時你我面試時聊天的情景,也打開了我的一些心結。我們歲數相當,當時竟然聊了近一個小時,我覺得我們是有些共鳴的。當時你弟弟在店里,總是問我的一些情況,問了我好多次覺得你怎么樣能不能處一處,慢慢的就開始留意你了。可惜,沒有機會了解。我在想如果我沒有離開米斯特我應該會和你發生一些美好的故事吧!雖然沒能發生,但是感謝遇見了你。今天就是想告訴你這件事,馬上奔三了,想趁激情未退的時候,為自己的心思表達一下感情。祝福你一些順利。”
點擊發送后,感覺自己心情異常平靜,從未有過的表達,為什么不是緊張或者激動呢?是的,異常的輕松與平靜。原來,哪有什么突然想起,只是一直記在心里。
我打開手機音樂、放下手機,單曲循環了趙雷的《成都》,靜靜的睡下了。因為我知道,他的回答已經不重要了。
我們同走在時間的單行道上,一去不復返。何不把朋友圈的朋友召喚起來呢?也許你們是朋友、也許你們彼此愛慕,在同一座城市的可以拉出來喝著小白、聊個天;距離遠的,抖動個窗口、發個表情說一句“我想你了”、“我喜歡你呀”、“好久不見”,把自己的想念與小心思講給他/她聽。
結果不重要,撿起聯絡的過程才最美!
愿你的朋友,不要只待在朋友圈里。
愿我們的青春不留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