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15歲那年就輟學寫作


假如我高一——15歲那年就輟學寫作,到現在會是什么結果呢?在那些夜深人靜的時刻,我不止一次認真想過這個事。

有一天,我忽然想明白了。但要說明白這個事,還得回到我高中那時候。

即使是二十年前的好中學,也無法像現在這樣,懂得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期末考試成績都張榜公布的。第一次期末排名,白紙黑字,我排班里第十九名。這個“十九”我一定得大寫,因為它刻在我心里好幾年。

本來以為憑著初中出類拔萃的成績,高中隨便學一下都是平趟的,結果成了這個樣子?

受不了這樣的侮辱!于是,我決定輟學!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排名只是我想輟學的導火索而已,真正的原因是我暗地里早有個遠大的目標:想當一個作家!

那時候誰知道天高地厚呢,覺得當作家總比學習容易,也比學習好玩兒。

不讀書搞寫作?我父母一定都不會接受的,他們倆都很重視孩子上學讀書這個事。于是,我潛心謀劃了一頓,準備先從我母親這里下手,打開缺口。父親上班離家遠,一周才回來一次,等他回來,估計這事就搞定了。

隆冬時節,晚上很閑。母親收拾完,把正屋里的爐火捅得旺旺的,插上門,拉出一堆干玉米棒子,穩穩地坐那兒剝玉米。我假裝完成了作業,從里屋出來,渾身輕松地跟她一塊干活,母女倆有說有笑的。

我巧妙地把話題成功繞到學習上,開導她說,娘啊,我可能真不是塊兒學習的料,要不然一上高中怎么學習那么差啊!她問我多差,我說45名。母親不由得嘆氣,想了一想,又開始安慰我,說相信自己的閨女一定能學習好的。

這時候,我昧著良心把自己心里的不安抐回去,和盤托出我的人生計劃:您看現在上了大學也不包分配工作了,大學一畢業就失業的人也很多。我不是作文都一直很好嗎?我干脆不讀書了,回家一邊干活,一邊寫作,將來當一個有名的作家,您看不好嗎?我又列舉了一些沒上幾年學卻寫作很棒的作家。反正她也不懂。

我母親居然被我說動了,她燃起了生個作家女兒的夢,答應等我父親回來她幫我說服他。

其實這事完了沒過幾年,我就意識到,女人一定要多讀書,多長見識,像我母親那樣,盡管還聰明,可不識幾個字,久在一個單調閉塞的鄉村呆著,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根本看不透也看不遠的。也就是說,她老人家沒能看透事物的本質:就憑我那只會寫幾篇小作文的星星點點的天賦,怎么可能成為搖筆散珠、芳華傾城的女作家呢?讀書的年齡,把書讀好才是最正的事!

我中學畢業的父親,到底不一樣。他聽說我不想念書了,就把我叫到跟前,問我究竟什么原因。我明白對付他跟對付母親不能用同一個辦法,就痛心疾首地敲著自己的腦袋說,爸爸,不知什么原因,我現在一聽課就頭疼,不學習就好好的,估計是真的上不了學了。我當時覺得這個理由非常高明,反正誰也不能證明我的腦袋到底是怎樣的。

我父親到學校去了一趟,回來對我說,走,爸爸帶你到市里最權威的醫院查查,看到底是什么病。

看病的是個老頭兒,瞇縫著兩只老奸巨猾的小眼睛,窺著我說,一上學就頭疼,這樣的女孩子也有,我給你開副藥試試。

藥只有一盒,一個一個的小長方體被整齊地碼成兩排。撕開黃色的包裝紙一看 ,藥像人腦的顏色,莫非給人補腦子的就這這樣?再一嘗,甜膩膩的,有股子難以名狀的香味。我還是閉著眼睛吃下去小半塊。

騎車回家的路上,不知是惡心那種藥,還是忽然間開竅了,很奇怪地,我莫名其妙地就腦筋轉彎了:算了,還是好好上學!跟家長斗智斗勇也太麻煩了。

回到家,我把這勞什子爛藥隔著廁所的墻頭嗖地一下扔了出去,整理好所有的書本,扯開頭上東搖西晃的馬尾,把它仔細梳成一根獨辮,又把眉前飄來飄去的兩撇劉海抿到耳后,再用兩枚極普通的發卡給卡住了,安安心心地上學。

從此以后,我老老實實地讀書,老老實實地讀大學,老老實實地工作,又老老實實地讀研,老老實實地教兒育女。這期間,除了戀愛時有些浪漫外,都是老老實實的。所謂的老老實實是什么意思?就是在那個該干什么的時間,用七成的力量去努力干好本職的事,二成的力量追閑夢,一成的力量去發現生活。也不是當初刻意這么分的,只不過現在想想是這樣。我自己判斷,屬于在對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

這期間,除了學校語文老師安排的作文以及單位的征文、論文,我幾乎沒提筆寫過任何正經文章。

其實,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跟寫作并不矛盾,任何人都可以在閑暇寫作。只不過我發現這些年,寶貴精力都用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了,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寫作——寫作并想寫好,實在是一件非常勞神的事。或者,我本質上屬于一定時間內只能做好一件事的普通人。

那么在對的時間做好正確的事結果怎樣呢?

毫不夸張地說,實在是我夢寐以求的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用時下很流行的話說,是一種腳踏實地而又富有詩意和遠方的生活。

似乎現在才可以切入正題了,當初我若真的輟學寫作,那會是什么樣?

結論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是現在這樣,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生命質量,都會大打折扣!原因主要有兩點:

從自身看,我的寫作天賦根本不夠。這源于我對自己清醒的認識。

憑那一點點天賦,當初果真輟學,能堅持寫作多久呢?我認真想過,最多兩個月。在一個偏遠的鄉村,一個女孩子不上學了,在家寫作,又一時寫不出個名堂,不被看作異類才怪呢?就算我意志堅定,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你說韓寒怎么高中輟學寫作就行呢,嘿嘿,問得好,他只屬于普通人中的百萬分之一。我自己這么想的,別抬杠。

從社會看,一個相貌普通的鄉村女孩子高中輟學,寫作不成,世界留給她的是什么呢?有千百條路:種田,嫁人,打工,生孩子,做個小生意,開個小賣鋪……沒有驚人的意志,沒有過人的天賦,想憑借運氣脫穎而出,改變命運,那才真是天方夜譚呢!

現在的情形幾乎也是如此!

如今,一看到一些人搖旗吶喊寫作能變現,能實現財富自由,能改變命運……我就忍不住唇邊卷起笑意——人生路有點像春日早晨六七點鐘的霞光,有無數條通往未來,但在今天的我看來,對于多數人而言,只有一條路,一條最遠也是最近的路: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個人生階段該做的的事。所謂做好,就是要肯花時間,舍得代價,用心,下力!做好了該做的,才可能有余力好高騖遠,追求理想,琢磨興趣。

先腳踏實地干活,然后才仰望星空,二者是有秩序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