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丟失的 "雨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一段時間去鄂爾多斯出差,入住當地一家還算不錯的酒店,寬闊的廣場上升起幾個熱氣球上面掛著一人家為寶寶慶生的條幅,門口聚集了好多蒙族親友身著盛裝前來參加宴席,大堂門口的賓客絡繹不絕,停車場停滿了大型越野汽車,噴水池前矗立著好多個代表不同含義的旗幟,一排整齊的旗幟氣派地站在噴水池前方在微風中綻放,映襯著蒙古草原上空大朵白云和湛藍的天空。身處如此場景,心情特別好,我感覺自己瞬間也從一個局外人變成了參加宴會的親友。

中午小睡一會兒,錯過了午飯,只好去酒店附近簡單吃點。走到大廳門口天臨時下起了小雨,我返回大堂到前臺去借把雨傘,服務員卻說沒有雨傘了,后來陸陸續續幾個客人也到前臺借傘,同樣的回答“沒有傘了“。我只好冒著雨小步快跑到附近的一個餐廳,在餐廳點完餐等待時間,我琢磨不對呀,我從酒店出來時,天是臨時才下的雨,也沒有看到有其他人借雨傘呀?按照這個酒店的標準,各項服務應該很周全呀?我就是慣性的職業習慣,多年從事服務行業,對公司日常運營中有可能降低服務滿意度的細小問題特別敏感,一旦遇到小問題時,就習慣性地思考,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什么?吃完飯,返回酒店大堂到前臺,問剛回答我沒傘了的那個女孩“你好,咱們酒店的雨傘是都被客人借走了?還是根本就沒有配雨傘呀?”女孩說:“以前酒店是有雨傘的,后來被客人借走之后,都沒還回來,老板很生氣,就規定前臺不再配備雨傘了”,聽完女孩的答復,我只回復了一個“奧”。

回到房間之后,我對這個小小的事情進行了記錄個整理,作為自己公司提升服務案例培訓用,這個小事情不單單是一個服務意識的問題,是管理意識,酒店最高層老板居然認為借傘不還是顧客的錯,理所應當不再配雨傘,中層管理居然也沒人反對,員工在一線執行得也很理所當然。

服務行業的競爭核心就是周全標準的服務!一分價錢一分貨,若是一般小酒店達到經濟實惠,干凈衛生即可,對于星級酒店,顧客提高的消費標準買的是服務和周到。

根據酒店因雨傘丟失,而不再配備雨傘,簡單整理分析:

1、 四星級酒店不配備雨傘肯定是影響服務滿意度的,這種錯誤的理念相比洗手間少放一塊香皂更容易讓問題弊端凸顯。

2、 雨傘丟失,應該關注的環節是管理流程,沒有完善的管理程序,丟的不只是雨傘。(每個客房都有押金、還借登記簡單明了)

3、 管理層不反思、完善管理疏漏,反而把錯歸集到客戶身上,并理所當然地讓員工跟著一起犯錯,員工也不加以思考是否合理。側面反映出公司管理上很多問題。

4、 整個公司從高層到基層居然認真貫徹、執行這種錯誤管理理念。

5、 此刻我重新理解了“顧客是上帝“的真實含義,顧客是上帝從公司角度看,它并不單是客戶的權利,而是企業服務理念的出發點---從自身找問題,一種實干、負責點工作態度!

我記得有個領導,開會經常說,工作中出現的所有問題,根本點都是在于自己!歸根結底總有一個點自己身上,你去假設所有你遇到過的問題,試試看!只要你自己夠嚴謹,夠負責,很多問題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雨傘丟了,誰發放的?為什么不登記?雨傘可以不丟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