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經(jīng)想過終有一天,我會著手寫這樣一篇文章,分享一些關于我的心得。
不過說實話,這真的不是純干貨文,然而很抱歉的告訴大家,關于寫作我沒有資格給大家分享任何干貨,只能明確的告訴大家,能從小寫東西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只是因為我覺得寫作使我快樂。
以前寫一些碎片類的文章,是我僥幸不用因為社會生產(chǎn)關系而糾結(jié)的表達方式。生活中慫到不行,就只好在文章中自立自強,說來實在嘲諷,我不太懂,也不渴望你懂。
從前喜歡寫詩歌,把我的小小情緒藏在詠嘆之中,或是寫一些古風的歌詞,把自己的天不遂人愿的埋怨寫在老舊的梳妝匣子里。庭院前傷春悲秋,卻是虛無縹緲。而現(xiàn)在,我更希望自己能偏向思考。
2.
可能人到了一定的歲數(shù),在某個午后碰巧坐著搖椅慢慢聊的時候,想起自己曾寫過的酸詞兒,不禁熱淚盈眶,果然,自己從前都沒干過什么正事兒。
其實我是很羨慕像梁宏達,高曉松,蔡康永之類的那種真正的博覽群書的文人的,我羨慕的點不在于他們看的書多,而在于他們能喜歡上那么多的書。我本人就是個在看書方面很別扭的人,比如說《紅樓夢》吧,從初中看到現(xiàn)在,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能看到不同于之前的驚艷點,所以反復看也不覺得無聊。而看張愛玲的書,純屬是因為喜歡她本人,才喜歡看她的文章的,和她本人的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悲涼就更加深入骨髓。
我算是喜歡看書的人的,但是在書籍的選擇方面,多了些喜歡的菜可勁兒吃,不感興趣的碰都不會碰,類似‘生人勿近’的怪毛病。所以說,大家別學我,相信我,這種刁鉆的怪脾氣會阻擋你進步的腳步的。
3.
之前一直堅持寫的青春系列,興高采烈的寫了幾個人后,在他人質(zhì)疑寫這些到底有什么意義的過程中,我終于到了傳說中的瓶頸期。
我這人吧,就是禁不起批評,尤其是惡意中傷。可是又沒有別的文人那種能立刻劍拔弩張,即使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毫無畏懼的霸氣。我身上,只有文人的酸腐。
4.
酸腐的我,現(xiàn)在心里是虛的。
說實話,即使我真的不想承認,但還是經(jīng)受不了心靈的拷問。其實現(xiàn)階段,也到了該充電的階段了,說著我喜歡寫作,寫作使我快樂的話,是基于只要一支筆一個本子,就能寫出連你自己也預料不到的驚喜。就像修煉了隨心隨性大法,哪有什么套路,自己快樂就好。我曾經(jīng)真的有過這樣的時刻,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要想那么多,不用思考是寫自己喜歡的但是看的人少的文章,還是寫閱讀量大但是自己并不滿意的東西。
文章到了這里也就差不多可以結(jié)尾了,軟性的喂了你一點點干貨的毒雞湯,有沒有覺得略微有點辣椒炒西瓜的味道啊?
或者,你就當我是矯情吧。
矯情只因我害怕。
有什么好看的書,求推薦。
我是碧瑩小主
90后原創(chuàng)作者
喜歡唱歌,跳舞,看書,配音的90后水瓶座文藝小青年
努力當好一個斜杠青年
轉(zhuǎn)載文章請私信我!轉(zhuǎn)載文章請私信我!轉(zhuǎn)載文章請私信我!重要的話說三遍。侵權(quán)必究。
歡迎評論與我交流,喜歡我請點贊,評論,打賞~
我會繼續(xù)努力,請多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