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更文時間有點不正常,和同學一起吃飯去啦,吃完飯忙得跑回來更文。
同學還熱情的邀請我去她家玩兒。我忙著回家,邊走邊說:“文都沒寫呢,玩兒啥玩兒。”同學不客氣的懟我:“時間點都過了,還更啥更?”
當你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所有的潛意識都在為你找合理的理由。同樣,你并沒有真正想做這件事的話,你也會通常為自己想好借口。譬如:今天的堅持更文和今天更文時間的推遲。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生活,盡管我多不愿意承認它、回憶它,我仍要說它帶給我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那就是,我如果確定我要做這件事,我所有的思想和身體都在為之努力。我把它稱之為:你越渴望,就離你想要的越近,甚至它的發生都是你能預料到的。
好多同學都問我:“你去那個學校受苦干啥,還不是和我們一樣回到了普通的大學,找一樣工資不高的工作?”
這大概就是我的回答,這是我高中唯一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東西,雖然它從未被看見。
每當我試圖去解釋的時候,他們都說不能理解。后來,我便不再解釋。
但我知道,我自己有一種爆發力——為自己想要的東西找理由并不斷實現的能力。雖然,現在我的生活仍舊如此普通。
同樣的,這種方式也遇到了問題。那就是我們不再有像入學考試一樣確切的目標,并且我們受到更多的誘惑,這些都使我們不再清楚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所以,你看我現在在碼字更文。當然,我一開始的目的就一個,就是掙錢。只不過,慢慢地發現,我的生活里開始有一件事是慢慢有規律的,并且它能讓我心態平和。可能,慢慢的感覺就更多的傾向于讀書碼字的安靜,而掙錢的念想就顯得少一點兒了。
當然,這并不影響我仍然堅持每天發贊賞鏈接,給不給就是你的事了。
慢慢以后可能我會發現其他的樂趣,也許會放棄現在的規律去完成另一件于我來說更具吸引力的事情,這只是一個我自身改變的開始。
現在的心靈雞湯太多,可能有毒,也可能無害,但終究都是出自他人之手。但凡想要去堅持做自己或某件事的時候,關鍵是你的內心想要,再說后面的行動。
我知道我這樣說,很多人都開始不服,我并不想解釋,只講個例子給你聽。
這個觀點在我高中一畢業去老師家里的時候就提出來了。當時,我的一個同學就反駁我:“你要這樣說的話,那我問你,我想飛,那我能長翅膀飛起來嗎?這是我努力就能改變的事嗎?”
我仍然清楚的記得當時的回答:“所以,人們發明了飛機。”
我們彼此不能相互妥協,就像現在正在看文的你和我一樣。
這種觀點你覺得對就對,覺得不對聽聽就行。我不解釋也不反駁,我才24歲,說不定哪天也會自我否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