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因為當初沒有學,沒堅持下來唄,后悔ing??呻u湯說得好,學音樂最好的時間是小時候,其次是現在。那么,退而求其次,也是一個不(wu)錯(nai)的選擇。
## 澡堂——音樂的啟蒙課
高中最忙的第三年,大家都在那個炎熱的夏天準備沖刺高考。當時還是聽周董、五月天的年代,我也不免“流俗”。還記得那個時候手機是諾基亞的天下,可宿舍里最受歡迎的卻是一個哥們的雜牌手機,無他,只是人家的外放實在給力,雖然高音沙啞,中音無味,低音?什么是低音,沒聽過??勺鳛樵杼肂GM還是綽綽有余的,因為夠大聲。每天結束了疲憊的學習,回到寢室,褪去被汗水濕透的校服,打開水龍頭,在夕陽從窗臺照進澡堂的傍晚,小伙子們赤誠相待,引吭高歌。這是我們那個時候的校園歌曲,沒有高大上,只有青春少年在壓力下尋找壓力釋放的嚎叫。我們唱“戀愛ing”,哪怕連女孩的手都沒牽過;唱“蝸牛”幻想總有一天會有屬于我們的天;唱“咸魚”以為只要有夢就得夠瘋...... 就在那時候,買了人生第一把樂器——布魯斯十孔口琴。跟同寢的另一位兄弟一起從單音do,re,mi開始“玩音樂”。在陽臺喊完麥之后,在下晚自習回到寢室熄燈前,每天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自娛自樂。那時沒有隨處可得的wifi,沒有1080P的高清教程,我們看著看不懂的簡譜,靠死板的BD標注吹小星星,進步之慢是可以想象的。確實感嘆如果當初能晚生個幾年該多好,現在網上有如此豐富的入門教程,讓人稱羨。
## 大學——丟掉的好時光
但命運的無情就在于,當你還在感嘆自己當下條件多么不如意的時候,時間會帶著你看似破爛不堪的行李,滾滾前去,到達更讓你無奈的未來。離開高中校園之后,到大學才發現,我失去了初學音樂最重要的東西——一起學習音樂的伙伴??恐恢睦锓e來的狗屎運,以三年最好成績進入國內一所重點工科大學??芍攸c在于這是工科的重點,不是文科,或者綜合類的重點大學,仿佛理所因當地缺少音樂的氛圍。更何況我玩的是本來就比較冷門的口琴,還是口琴中冷門的布魯斯。獨學無友,自然孤陋寡聞,沒有條件,還不去創造條件,是每個自學音樂而不得的人最大的問題。從高中時每天只有一個小時的練習時間,到更自由的大學,甚至每天一個小時都保證不了,緊跟著是每周不到一個小時,每月不到一個小時。剛開始沒多久的學習音樂的嘗試就隨著各種借口被束之高閣,當別人在大學組樂隊,玩搖滾,街頭賣藝,甚至登臺表演,彈琴把妹的時候,我只能偶爾跟朋友去KTV做一下麥霸。整天聽著老掉牙的幾首歌單曲循環,還美其名曰喜歡老歌。然后四年就這樣一眨眼就過完了。寫論文,畢業,回到離家鄉更近的一個城市,工作,朝九晚六。搬宿舍的時候,看到已經在角落積灰多年的口琴,只能一聲長嘆,罷了,音樂看來與我無緣。
因為沒有時間和學習條件,錯過了學習音樂的黃金時間;因為沒有同伴和一個人的堅持,又錯過了學習音樂的白銀時間。然后就剩下什么都沒有的青銅時間了,那就是進入社會,進入職場之后。公司事務的忙碌,身邊親友的關注,大家都在盯著你在進入社會之后會怎樣創造自己的價值,這個時候還把寶貴的時間花在學習一門樂器,學唱幾首歌上面,怎么看都有點像不務正業。通常劇情的走向就是繼續跟音樂越行越遠,多少年之后和別人聊起,只能笑著說“哦,這個我以前也學過。表演一下?不行啦,好久沒練了,生疏了”??嘈Γ驗闆]說出的真相,不是生疏了,是完全忘掉了,就好像生命中沒有出現過一樣。對于大多數人,生命中學音樂最后的青銅時代,就在沒有勇氣重新開始的時候,離你遠去。
## 小伙子,浪子回頭
還好,命運對我不算太差,讓我把握住了最后的機會。工作后的第二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鬧市中的一個音樂教室,教的是尤克里里。沒錯,就是那種四根弦,小朋友抱著像放大的吉他的一種夏威夷樂器。第一次參加教室舉辦的一次公開課,看老師教大家彈唱小星星。身邊有不少小朋友,說實話,心里是有點尷尬。這把年紀了,跟小朋友一起坐下來做同學,笨拙地學撥弦,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怎么辦?還得堅持,因為自己知道這是最后一次機會了,我指的是,生命中最后的一次機會了,再大一點就真的學不動了。不要告訴我人生什么時候都有機會,幾年了,真的很少有看到30多歲開始學樂器還能玩的特別溜的。就是這么殘酷,now or never! 所謂的青銅時代,其實就是聊勝于無,你可以投入時間去學,但是你的時間絕對沒有學生時代的多;你可以系統地學,但是你的精力肯定會因為工作生活變得沒那么充足。城市的節奏太快,壓力也大,每天從公司回來已經九點多了,更別提偶爾還得加個班。這個時候拼的就是堅持,每天堅持擠時間出來練習,爬格子,記和弦,隔段時間放棄一個周末去教室上課。我以為自己還不算笨,然后,我果然還不算太笨,慢慢地也有了一點起色。逐漸也學會了一些比較復雜的曲子,在小圈子里也認識了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現在,好像也發現了一些曾經一次次遺失掉的美好。
## 音樂——不僅僅是拿來聽得
原來音樂是可以分很多流派的,而不僅僅只有中文歌和英文歌的分別,同樣的一個樂器,玩布魯斯、爵士、鄉村、靈魂都是不一樣的感覺,去區分他們的不同,會發現世界這么大,你得多去聽聽好的音樂。原來音樂的背后的創作者,是有很多故事的,他們或喜或悲,是通過音樂去構筑他們心中的世界。旋律,節奏,篇章,背后是不去研究就不會發現的五彩斑斕的世界。原來音樂真的是無國界的,在異國停留,彼此語言未必能順利交流的時候,青旅里的一把吉他竟然可以讓所有人一起跟著節奏哼唱,搖擺。最重要的,原來音樂是可以讓你認識很多朋友的,在大家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當下,掌握一種樂器,可以給你一個沒有利益糾葛純粹的朋友圈。
當然,現在是做不了音樂家了,但是?沒有但是了,有上面說的這些不就夠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