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之前,注意不要踩這三個“坑”


“要么道出良藥苦口的事實激怒對方,要么為了保全面子違心地接受錯誤的決定。”


《關鍵對話》這本書中,有這么一句,“大多數人在面對關鍵對話時出現的心理,認為要么道出良藥苦口的事實激怒對方,要么為了保全面子違心地接受錯誤的決定?!?/p>

圖片來自網絡

在我看來,職場中無處不在的談判場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談判場景,大家確是常常犯了這兩個錯誤。

比如找老板談升職加薪啊,找客戶談產品定價啊,找公司談業務合作啊,還有比如和老公超級啦,去菜市場買菜啦,看保姆阿姨不順眼啦,等等。

一涉及到談判,大家就有一種天然的恐懼和強烈的防衛心理,覺得這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爭奪戰,要么我大獲全勝,要么咱玉石俱焚。當你抱著這么強烈的心理狀態去面對談判時,結果肯定不得善終。

第一種:戰勝心理。

人類生來爭強好勝,現在社會競爭又如此激烈,所以當涉及到人和人的談判時,總是覺得要不顧一切地戰勝對方,才能捍衛自己的尊嚴,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從搖籃到墓地,因為僧多粥少,人多資源少,所有無時不刻大家都在趕,在拼,在搶。導致了生活變成競技場,無窮無盡的比賽,我們必須時刻不停地和身邊的人展開競爭。所以當我們想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時,一旦有反對的或者質疑的聲音,我們轉眼間便會把初始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第二種:懲罰心理

隨著憤怒情緒的增加,心態會從希望戰勝對方,轉變成蓄意傷害對方。這個時候,只想給對方制造痛苦,穿小鞋。

比如公司跨部門的合作常常遇到這個問題,技術部門希望為公司的系統更新迭代,市場部卻認為頻繁的系統更新會影響部門同事對新系統的適應度,導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從而影響整個公司銷售額。技術部認為市場部眼光短淺,只求眼前的便利,市場部卻認為技術部不重視公司的銷售業績,不從大局考慮。于是,問題的探討變成了兩個部門負責人的人身攻擊。最后,誰也不服誰。

但是,這些對對方言語上的懲罰,就有可能進一步激怒對方,導致對方不愿意讓步,妥協,而吃虧的還是自己。

第三種:退讓心理

這是和前兩種心理截然相反的,其實就是“鴕鳥政策”,為了避免談判中出現的沖突給自己制造心理痛苦,寧可自己吃啞巴虧,來保持面子上的一團和氣。

舉個我朋友的例子,他經常跟我抱怨家里的保潔阿姨。他說,“每次讓保潔阿姨來家里打掃衛生,說好2個小時60塊錢,結果阿姨總是做了1.5個小時,還是得給60塊錢。我當然懶得為這點小錢去跟阿姨談判咯,叫她再刷刷地板?擦擦窗戶?然后阿姨會說,我這都做好了啊。然后我還要摸著窗戶說,這不是還有灰嗎?”

“累死了,所以我愿意吃點虧,時間沒做到位也就算了。我這么一沉默,阿姨也就習以為常了,有時還變本加厲,做了1小時10分鐘就要走了?!?/p>

在談判中,這就是“過分退讓”導致的后果。

談判的目的,是建立在雙方底線基礎之上的雙贏。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玉石俱焚。談判之前,先端正這三種心態,再來談過程怎么進行。不然,還不如不要開啟這場談判的對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世界總不聽話 人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運轉,希望身邊的任何人都聽從自己的安排。事實上你會發現,讓別...
    靜888閱讀 12,374評論 1 45
  • 地點:武漢市東湖荷園 工具:canon eos m3 拍攝:無魚 1.每片荷葉,都有一顆小心心 2.寶寶心里苦,但...
    無魚awu閱讀 285評論 6 11
  • 轉彎的街角 與你相遇 透過白楊樹的枝葉 落在我的世界里 張開雙臂 想起春天枝頭細密的白色小花 已過三季 何須憐惜?...
    云水悠閱讀 310評論 0 1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562d88ec370閱讀 73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