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為我們的壞習慣買單

以前經常聽到一個段子:小孩子對他父母說:“世界上有三種笨鳥,第一種是笨鳥先飛;第二種是嫌累不飛;第三種最讓人討厭,自己不飛也就算了,它就在窩里下個蛋,然后讓它使勁飛!”

很多父母聽完這個段子,笑一笑也就過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孩子對自己的嘲諷,但是作為父母,可能說得最多也就是:我們當初也是這么過來的呀!言外之意,但凡我也經歷過的事情,你就不應該有什么意見。


圖片來源網絡

之所以你會這么說,其實是因為你內心覺得自己得維護在孩子心中權威的形象,要成為一個萬能父母。當孩子提出質疑,而且是你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你找不出理由來引導孩子,為了怕自己的形象受損,你會習慣性的找個借口搪塞過去。

我們當初也是這么過來的呀” 幾乎能駁回孩子的任何反駁。看似你維護了自己的權威,但是對孩子而言,這只是你逃避責任的一種表現。

圖片來源網絡

父母永遠正確,孩子就會壓力無邊

如果人生是一場競技,那么擁有健康獨立的人格的孩子才有這場比賽的參賽資格!從這個條件看,我們大多數孩子一出生就在起跑線后。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遭遇的現實卻是父母支配著孩子的生活,父母讓孩子的人格依附于自己,而不是輔助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

我們耗費了自己的青春,換取了寶貴的人生經驗。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指導孩子的生活,因為我們不希望孩子走彎路,希望讓他贏在起跑線上。基于這個目的,你希望孩子能按照你的思路去前行,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感受。

這就造成了一個矛盾點:你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孩子確認為你在壓制他。

如何消除這個矛盾點,你必須得弄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人生的起跑從他擁有自己獨立思想的那一刻開始,就與你沒有太大關系了。即使你能為孩子們提供有利的資源,但也必須還是得靠他們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們唯一的目的是幫他們確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控制他們。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如果永遠正確,那么孩子就會壓力無邊。

圖片來源網絡

父母逃避自己的錯,孩子就會出大錯

父母培養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的過程。當父母給孩子付出愛的時候,不僅能讓孩子的心靈獲得成長,父母自己的心靈也會獲得成長。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如果你自己都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孩子將來就有可能犯更大的錯。

最耳熟能詳的例子莫過于,長期生活在父母關系不和諧的家庭,孩子往往對兩性關系會產生恐懼;男孩子如果經常看到父親不善待母親,那么長大后他也不會善待自己的妻子。現實生活中關于這種因為家庭環境導致性格缺陷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的家庭有一個共性,父母都沒有改變自己的壞習慣,卻期待孩子能夠不被自己的壞習慣影響。

造成這樣的局面只有一個原因:你不知不覺成為了一個偽善的人!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為了孩子的成長而改變自己,他們會放棄自己錯誤的觀念,改正自己的缺點。

圖片來源網絡

避免成為一個偽善的人

愛孩子的終極目標,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重心,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讓孩子取走自己的路。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選擇的權利。

而偽善的父母是壓制孩子,讓孩子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

關于偽善的五大表現:

1、在孩子面前,你沒有任何缺點。

在生活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沒什么大不了。如果你過分的樹立自己的權威,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不敢挑戰權威。這就好比馬戲團栓大象的鐵栓,其實成年大象一抬腳就可以連根拔起。但是因為鐵栓從小就拴在了大象身上,幼年大象一直掙脫不了。這就在它腦海里面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最后導致即使他有能力掙脫也不會嘗試了。

2、善于找借口。

如果你習慣于找借口來推脫自己的責任,那么請不要在孩子面前找借口。答應孩子的事情能做到就一定做到,做不到的就承認自己做不到。不要用莫名其妙的理由來搪塞他,因為對他而言,他信任你說的每一句話。

3、追名逐利,不怕吃苦。而且還有超強的心理承受力。

這一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很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其實也是一種偽善的表現,你傳遞給孩子的也是一種壓力。孩子讓你陪伴,便是不懂事、不聽話的表現。這就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負罪感。

4、愛自己勝過愛別人,試圖控制別人,根本不顧及別人感受。也不承認自己錯誤。

讓孩子勇敢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讓他去體驗自己的生活。即使受到了打擊,我相信他也是快樂。你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而不是代替他。

5、令人反感

如果你讓孩子到了反感你的地步,好好反思一下吧!

寫在最后

其實,這不僅適用于對待孩子,而且適用于對待愛人,對待工作。希望我們都能告別自己的偽善,做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