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人節,整理了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和蓋瑞·查普曼《愛的五種語言》兩本書的筆記分享給大家。在愛情里,少一點海誓山盟,多一點自省和接納,不以“性格不合”搪塞彼此,愛在當下,永不止息。
戀愛關系的根本痛點在于改造對方
我們為什么會癡愛一個人?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將對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個人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越大,就越容易產生迷戀性的癡愛。我們往往會把對方成一個理想的形象——外向、開朗、充滿力量,能將自己帶向一個更廣闊、更精彩的天地。理想異性,則源自缺失和幻想。
改造夢想,是戀愛關系痛點的根本所在。你明明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卻非要他變成另一個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而是無比幸福或無比痛苦地將你心中的“好東西”與“壞東西”投射到對方身上。你這是在與一個幻想中的人相愛。
假若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實存在,那么,一個新的、真實的關系就會得以建立,這個關系看起來不如剛在一起時那么動人,但它更穩固、更牢靠、更有彈性,也更輕松自如。
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于找到“正確”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不以“性格不合”搪塞彼此,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兩人理念、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不可能完全相同,差異大也可以成為互補的前提,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觀念。
什么樣的人值得愛?
一個懂得愛的人,會一直懂得愛;但一個不懂得愛的人,會一直不懂得愛。愛的能力,和年齡關系不大。懂得愛的人,即“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相愛的人。不懂得愛的人,即“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不相愛甚至相對立的人。
看一個人的“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是否和諧相愛,可以去觀察他的原生家庭,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發展出自我體系的。在這個家庭中,如果自己節儉可以獲得更多的愛與關注,那么自己就會形成節儉;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歡迎,那么自己就會形成善解人意的個性;如果憂傷會讓自己獲得更多憐愛,那么自己就很容易形成憂傷的個性。
但是,如果這個人的原生家庭環境并不幸福,是不是就意味著這個人不懂愛、不值得愛了呢?不是的,如果這個人能夠自省,愿意去接納童年時期所經受的傷害,去破除把對方當做“理想父母”的妄念,那么這個人同樣值得愛。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武志紅說給“該找什么樣的戀人”提建議,第一條建議便是一定要找一個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省,拒絕自省,那么,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著危險的潛意識的陷阱。
在愛的國度里,有五種語言
愛的表達是有其自身的語言的,如果我們交流的語言不同,彼此都無法正確地領會對方愛的語言,就不能達到傳達愛的效果。那么在愛的國度里,方言有哪些?辯別清楚對方愛的方言是表達愛的前提,把準脈搏我們的愛才會更有意義和力量。
1.肯定的言詞
肯定的方言中需要你做出幾個方面的努力。
贊賞。贊賞要真心,要具體,不是敷衍。
鼓勵。鼓勵要有針對性。如果對方愿意去做的話,鼓勵就是正面的,積極的。如果對方不樂意去做的,鼓勵就是一種強迫,是要求,效果自然不好。
謙遜。肯定對方不能以教訓的口吻,同樣一個“我們需要幫助”意思,“幫我一下”和“你可不可以幫我一下?”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2.精心的時刻
什么是精心的時刻?答案是: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假如你與關注精心時刻的朋友或愛人在一起,你就一定要注意給足時間在對方身上,不要冷落了對方。否則對方就會認為你不關心他的需求。
對待關注精心時刻的孩子,如果他希望你與他一起玩,就認真專注地陪伴,他會非常地高興,哪怕只是在玩毛線球。否則孩子也了無興致,甚至會不再相信你,行為舉止更加判逆和不可理喻。
3.喜好接受禮物
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征。它可以是買來的自做的或是找到的。禮物是一件提醒對方“我還愛著你”的東西,事實上,這是最容易學習的愛的語言之一。
視覺型的人非常重視節日和生日,如果沒有禮物送給對方,那可是會耿耿于懷的。對這類人只要記得常送小禮物就可以,而不論禮物是否輕重,關鍵是否精致。他們回饋你的方式也喜歡用小禮物來表達。
4.需求服務的行動
希望對方能為自己做很多事的人就是需求服務行動的人。如果配偶的愛語是服務的行動,你可以在單子上列得更多,比如10個,并請對方按重要性排序。還可以問對方:“如果這個星期我可以做一次特別服務,你想要什么?”相信不久之后,你的TA的愛箱就會滿起來。
5.喜歡身體接觸
牽手、親吻、擁抱、撫摸都是身體的接觸。對有些人來說,身體的接觸是他們最主要的愛的語言。缺少了它,他們就感覺不到愛。
有人在愛中執迷,有人在愛中開悟。不改造對方,只改變自己,省察自己體諒別人,用對方需要的語言溝通,每一次相戀都是成長的巨大契機。好好想一想,你可以從你目前的愛情中學到什么?
經營感情其實是一種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礎,從認知自己的童年環境和心中那個沒長大的小孩開始。只要兩個人用心相處,那么就慢慢會明白,沒有哪個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個人都很精彩。
【一期一會】
斟滿彼此的酒杯,但不要同飲一杯。把你的面包給對方,但不要吃同一個面包。一同唱歌、跳舞、歡樂,但要保有自我。就好像琵琶的弦是分開的,但同奏一首曲子。
——紀伯倫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不止筆記 buzhinote】,我們一起學習高效工作,快樂生活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