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那天,我結束了自己在女兒所在幼兒園“代理園長”的任期(11.15----11.23)。同時,按照要求完成了下面的表格。其實期間,我的收獲和感悟卻遠遠不止這些,只是個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再加上表格所框有限,也就任務式地交了作業。
第二天一早,我習慣性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圈里有關“三色”幼兒園里的事件。我整個人都憤怒了,隨即轉發并附上我的痛心和痛恨。后來,再從多個角度了解關注整個事件后,我理性地刪除了之前的轉文。除了對受害孩子和家庭的心痛,以及對施暴者的譴責,更多地竟是感受到幼教事業的任重道遠。
摸著石頭過河——我的教子之路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一步邁好了將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為一位母親,一位家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快樂的幼兒園里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所以,孩子的出生也伴隨著我的成長。
在她還是個胎寶寶的時候,我就買了很多養兒、育兒的書籍,盡管很多都沒有看完或者打開,但是那種要把孩子精心培養的心情和信心,如今想來依然會讓我無比激動。可是隨著孩子的出生和長大,我們之前規律的生活以及美好的期待,隨之被打亂,“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已經讓我們忙的不亦樂乎,更別談關注孩子的生長規律和特點,更別說什么情緒心理啦……
所以,就這樣,我也是摸著石頭把孩子養大了。這個過程中,除了會以自認為對的(應該是原生家庭給到我們的習慣或者說是上輩父母對我們管教改版)去教養孩子,當然還有看了一些書覺得不太對,然后就依葫蘆畫瓢地用在孩子身上。這期間,我最初想為她選擇早教,因為我聽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我心底里并不認同。后來,接觸了“華德福”,我覺得真得應該給到孩子充分的愛、陪伴和自由,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我卻做不到或者不知道怎么做。再后來,我又接觸了“傳統文化”,我覺得老祖宗們“嚴父嚴師出高徒”也很有道理,孩子做錯了事一定要嚴加管教……反正就是,我會因為某段時間看了某本書,聽了某個故事,認同某種教育理念,而對孩子施以各種教育方法。但是常常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現在想來孩子就這么被我散養大了。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差。
轉眼就到了為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了。這是一年前的事情,當時我有三個選擇:一是小區里一所全國連鎖性質的,西安有很多也很有名氣,再加上就在樓下,所以應該是首選。但是這所幼兒園太小了,每年業主們都要以1:5的機率抽簽,頭一天晚上大家就拿著板凳去排隊,場面很壯觀。而那年,我們很幸運被抽中了,入園前有次溝通,我終于第一次走進了那所幼兒園,園區教室布置都很漂亮,但是半個多小時的溝通中,我卻被各種聲音攪得心慌意亂,印象中有一兩個班級的孩子在排節目,但是樓上似乎也很噪雜,我看了一下“教室不大孩子卻不少”,戶外活動區域就更有限了。所以,我很理性地PS掉了,因為我不希望孩子在很局促的空間內生活,直覺告訴我這不適合孩子的成長。
第二個,我們選擇了一所高端幼兒園(相對于周邊的)。說一下,對于我們這樣的外來戶,進比較好的公辦園是很難的,動輒就是大幾萬,而轄區內的公辦園費用雖然低,但是據說教育相對滯后(沒有去考察)。再說這所幼兒園,在我們新房小區,是一所新園。說是(***國家)品格心智的一所直營園,主要推行“蒙氏教育”。一是考慮以后離家近,二是熱衷于他們的國際化的管理和“愛和自由”的蒙氏理念,決定選擇了這所費用高于其他周邊幼兒園兩三倍的幼兒園。遺憾的是,女兒只在這里學習的一個月,不是環境不好,更不是老師不好,僅僅是因為投資人一次處事事件。這里不做詳細說明,但是作為一所幼兒園的帶頭人,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整個幼兒園。投資人或園長的品格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未來,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孩子。
第三個,次年3月我們把女兒送進了離家不遠的一所“省級示范園”。這所幼兒園小班就有10個,每班孩子30個左右,所以可想而知幼兒園有多大了。因為有了在之前高端幼兒園的經歷,再加上費用適中,因此期望和要求也沒那么高了。幸運的是,因為是插班,恰好和一位更細心更用心的朋友的孩子一起,在她多方打聽和了解下,我們進入了這里最棒的小班(當然是老師的很OK啦)。這樣,女兒算是正式進入幼兒園生活了。
說一下,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入園焦慮”問題。每個孩子的反應大不相同,在女兒身上,我們幾乎沒有看出什么異樣,相反,她似乎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之前,在那所高端幼兒園的一個月,可能是孩子比較少(不足10個),老師配備富裕,精力心力都很充沛,再加上蒙氏教育,也會給到孩子相對的自由……所以,她沒有任何不適應。
再說,“換園”的問題。很多家長擔心換園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但是這就像孩子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環境里是一樣的,必須“當斷則斷”。在我意識到,這里給不到孩子長久的滋養時,我就很果斷地做出了決定。恰巧,孩子上完那個月,就到了元旦,然后是寒假,我告訴她:“芊芊長大了一歲,而且學得很好很快,所以明年可以升到一個更大的幼兒園了。”她感覺很棒,就一直特別期待。所以,次年3月,就很自然而然地過度到另一所幼兒園了。
再插播一段:去年冬天,整個西安似乎都沒沉重的霧霾籠罩了,學校經常停課,車輛也各種限行……十月份出生的二寶,因為見得太陽少,黃疸遲遲不退;孩子很少能夠正常地戶外玩耍。因此,過年的時候和爸爸商量后,我們最終選擇了移居“威海”。哈哈……就是干脆,說走就走了,說來就來了。理由很簡單: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舒服明朗的生活。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威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其實,我更喜歡這里的藍天白天,有種好似生活在天宮的感覺,貌似抬頭可觸頭頂的天,伸手可及天邊的云……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都美極了!
4月份,我們定好了房子。而在之前,我們都從未來過這里。當時,我只對房子的選擇提了一個要求:離數一數二的小學步行不超過15分鐘。這樣,就因“二實小”,和“威高”結了緣。7月底,我們告別了西安的朋友,打包了一些家什,帶著母親和孩子們,駕車駛向威海,也駛向嶄新的未來生活……
哈哈……扯遠了吧!回歸正題,又來選擇幼兒園嘍!本著就近原則,鎖定了“**公學”和“二實小幼兒園”。我感覺兩者名氣和費用都相差不大。只是,5月份我來簽房時,就近去了小區里的某園了解,不幸又很慶幸地,遇到了一位老師很失控地斥責一個孩子,其他孩子很恐慌地望著老師。當時的氣氛很尷尬,陪同的老師一直給我解釋,我雖然能夠理解任何人都會是情緒,但是感覺作為老師絕對要會控制(她顯然有些過,而其他孩子的表現,也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所以,這第一印象算是沒留好。
眾里尋他千百度——二實小幼兒園
再說,8月里的一天,我終于第一次走進咱園,哈哈!接待我的是“肖園長”,第一印象“樸實真誠,像媽媽”。因為有了之前的經歷,所以我更看重幼兒園的軟件:比如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和安排、老師的培訓,幼兒園或者是園長的辦園初衷和故事以及關于她為什么選擇做幼師?……呵呵,記得肖老師當時還說我挺會問的呀。
一番參觀對答后,我們閑聊了起來。芊寶對這個陌生的環境感到很新奇,一直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玩耍,后來在操場上她弄破了手指,肖老師帶她去包扎。我就看到孩子們陸續從餐廳出來,一個個臉上洋溢著天真快樂的笑,有些孩子還親切地跟我打著招呼“阿姨好!”等肖老師帶她出來的時候,我問她:“喜歡這里嗎?想不想來這里上學?”她很興奮地告訴我:“喜歡,想!”
OK,考察完成!我很爽快地決定報名了,肖老師笑著問:“不考慮考慮商量商量了?”。我說:“不用了,就沖著你,我們也來啦!”(嘿嘿,當然是因為有她的引入,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感覺到的。)這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來自于孩子,也來自于老師,更來自于整個幼兒園的氛圍。反正,就是我們的第六感吧。
從9月1日正式入園(8月28日始一周的體驗期)到今天剛好兩個月。事實證明,我的感覺非常準,孩子在這里適應得非常快,而且學習生活得很愉快,一天一個樣,進步很大。比如,每天都很愿意跟我分享她在幼兒園里的開心的、傷心的事情(她又交了一個好朋友;誰誰誰說她愛吐,不是她的好朋友啦;老師表揚她了,獎勵她什么啦……)時間的關系,就不過多啰嗦啦!總之,從孩子每天的狀態里,我能感知到她在幼兒園里是快樂的,雖然有時候也會和小朋友有些小摩擦,或者在學習中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但她都在老師和我的鼓勵下,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自己(尤其是拍籃球,從0開始啊,起初一提拍球就低落,到現在已經非常自如和自信了。)所以,只要環境好(心理環境喔)方法對,相信孩子們都能夠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突然想到了“吸引力法則”,嘿,這不就是我一直以來渴望期望,并一直在找尋的幼兒園嘛。(標準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理念+家園共育=奠定孩子幸福的一生)
算起來,我們到威海剛剛三個月,除了裝修房子,我大部分時間就是圍著兩個孩子轉了,當然我也希望有些閑暇時間看看自己喜歡的書、聽聽音樂、練練瑜伽……因為有母親幫忙照顧我們,所以這樣的時間還是能夠擠出來的。
隨著對幼兒園的了解,我也越來越認同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尤其是“家園共育”方面。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新中國式家長學堂”,同時也為孩子選擇了“睿智情商”。正如很多家長反映的,每周來一次警醒和鞭策剛剛好,不然各種吼叫和焦慮都囤積到一起,不知該如何釋放啦?上過課的家長都知道,整個課程都是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發展規律,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和常見問題,而精心設計的,對我們、對孩子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自己,而最終孩子和我們都會受益。
史上任期最短的代理園長——我的收獲與感悟
回到文章的開頭,關于我做“代理園長”的這段經歷和體會。其實,這次體驗是個偶然,11月14日,新一屆家委會成立,作為家委會的一員我參與了整個過程,這是我在公開日后,第二次深入幼兒園,通過對上一屆家委會工作的了解,我感覺真正做好家委會的一員,發揮家長和幼兒園的橋梁紐帶作用,還是挺有壓力的,但是上一屆家委會的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成功舉辦了首屆幼兒健步走、詩詞大會等活動。相信,我們也能不負眾望,為大家做點實事。
晚上,史園長在家委會的群里發出了“招募代理園長”的通知。三位園長外出學習一周,大家可能都在考慮時間的問題,而我恰好全職在家帶二寶,時間相對自由,同時也是帶著好奇就第一個報名啦!后來,另一位老家長也報名了。她負責南園,我負責北園。后來,我們在一次分享中,她笑著說:“如果她說幼兒園真的很好,讓大家放心,別人會不會說她是拖。”我就想,我們剛來這兒,誰也不認識,應該沒有“拖”的嫌疑吧。
呵呵,今天把這一段分享出來,一個是寫給自己的,也算是對自己育兒經歷的回顧和記錄;二是希望更多的家長看到,更加客觀地看待家園問題,不要喪失對幼教的信心。就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做起,家園合力,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
接下來,就為大家再詳細介紹一下,我那段時間的體驗和感悟:
首先,從家長的角度,我收獲了“信任,理解和感動”。
之前雖然對幼兒園的生活有些了解和猜測,但都會比較片面和主觀。通過這次的深入體驗和學習,讓我對孩子們一天的生活和學習,以及老師各環節的銜接與配合,尤其對一些突發幾個問題的解決能力,有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
肖園長交接時,給我一個文件夾,里面是“工作日志”,我的特權是隨意隨時對各個班級、各個崗位進行巡察。早操時間,她向帶班老師一一介紹了我。起初,我感覺還是有點不自在的,尤其是大家稱呼我“王園長”時,后來也就漸漸習慣了,也沒有客氣的必要。但是,我這個人還是比較有責任心、比較聽話的,所以就很認真地展開了我的工作。
平均每天巡視3次還是有的,有時候會在某個班級多呆一會,看他們從頭至尾如何完成某個活動;也會刻意觀察不同帶課老師的上課風格,語言、動作、表情,孩子們的反應等等;也會觀察他們在安排孩子們生活時的狀態,對孩子們的引導和要求;還有老師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協調,尤其是在每班只有兩位老師的情況下,有沒有忙亂著急或者不耐煩的情緒出現;另外,就是老師對于孩子們哭鬧等突發狀況的解決和處理能力;再就是保健、門衛、廚房、辦公室(財務)等后勤的管理和保障工作了……
總之,說閑吧好像還真沒啥事?因為老師們確實配合得很好,每次我說用不用幫忙,她們都委婉地拒絕了。說忙吧,第一天回到家,我的小腿肚還真疼了。我媽打趣說,代理園長還這么累?很多時候,等孩子們都午休了,還能看到她們要么在守護孩子,要么去備課,或者稍做休息就要準備下午的生活啦!這樣讓我看到,幼兒園的老師不同于小學、中學,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關注孩子的生活和習慣的培養,所以她們真的是每天走進幼兒園后,每時每刻都在工作著……
所以,可想而知,老師們一天下來……唉,也許她們都練出來了吧。那段時間,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聲中,在老師們溫柔而堅定的教導呵護下,我看到的是一幅幅溫暖而感人的畫面。有一次,中班一個小女孩因為感冒流鼻涕不能參加戶外活動,而來到我們辦公室,老師細心地為她準備了畫紙和畫筆。孩子一邊跟我聊天,一邊很認真地畫著,最后,她分享的畫面讓我記憶深刻,畫上的三個人是她的三位老師,在帶著小朋友們玩耍。我打趣說,只有一幅你打算送給哪位老師啊?她笑著說,我再畫兩副……可見,孩子打心底里是多么愛她的老師們。
所以,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在這樣的愛的大家庭里滋養著,我心里也被愛和感動填滿。老師也是人,也需要理解、關愛和滋養,除了她們自身很好的調節,還有園里的關愛,更重要的家長們的溝通、理解和支持。作為家長,我會一如既往地信任,理解并支持老師們的工作,家園共育,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其次,站在代理園長的角度,管理者必須為老師們的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所幸,園里之前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每班只有兩位老師的情況下,大家依然能夠很好地配合,自主完成工作。期間,園里各項保教活動和日常工作學習都能有序開展。使我對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也產生了極大的信心。這一點,咱們園還是做得很好的,不定期地對老師進行各種培訓,我是很贊同的,只有老師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擁有良心的心態、狀態和技能,最終都會回饋到孩子們身上。希望,以后園長們和管理層不忘初心,永遠把對孩子的愛和對老師的成長放在重要位置。
最后,我想在這樣的大家庭里,每一個孩子,每一個老師都是快樂的、幸福的。因為在這些日子里我也是開心的幸福的。尤其是聽到孩子們親切地呼喚:“園長媽媽,老師,或是阿姨”有時候,他們會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趴到耳邊告訴我一個個小秘密.......還有老師們的微笑,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充滿愛和力量的感覺,我很是欣賞。
總之,這次體驗和學習,我受益匪淺,感恩園里的用心安排。也祝福所有的孩子、老師和家長越來越好,我們的家園越來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