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許多人在比較中美教學的時候,都會提到西方的教學方法很重視團隊合作與討論,具有開放性,中國則是死記硬背和個人戰。我現在正在接受西方教育,所以免不了的團隊作業。
但是,說實在的,我非常討厭團隊合作的項目,尤其是在大學里面。當然我不喜歡團隊項目,不是因為厭惡沖突和爭吵,而是團隊作業的副產品----耗時間。
1.很難找到大家都空閑的時候。一個組越大,時間就越難協調。每個人的課表不一樣,每個人的課余活動不一樣,每個人的作息時間不一樣,找到大家都有空的時間段簡直是難上加難。如果是一個周期很長,組員很多的項目,我就要把每個組員的課表收集過來,放到一張表上,然后找大家都沒課的時候,耗時耗力,而且經常有突發的事件出現,人又沒湊齊。
2.即使找到了都有空的時候,也有人遲到和早退。因為都是教授安排或者隨意組合的,所以組員都是第一次認識,互相之間不了解,也不想撕破臉皮,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有一次我按照約定的時間到了,其他2人也到齊了,就差第三個人沒到。足足等了半個小時,他才姍姍來遲,說自己沒趕上巴士,很抱歉。我發現他手里還握著一杯咖啡,提著一個甜甜圈...我就知道他在門口的咖啡店里順便排隊買了個早飯。這時候我就覺得很窩火,浪費了所有人的時間但不自知。
3.有人不守信用,不按時完成。開完會議之后會把每個人的任務分配一下,再約定下一次啥時候見。然而那些分配下去的任務會不會被完成,就是看對方的人品和老天爺了。有些組員匆匆忙忙趕出來的作業,即使是按時交了,不過關的質量你也不好說啥。
經過了無數次的團隊項目的錘煉之后,我發現:
1. 找對隊友真的很重要,信任和熟悉是很好的磨合劑,可以讓事情進展更順利。
2. 定規則真的很重要,第一次的會議一定要扯破臉皮,說好規則,明確態度,含含糊糊的之后就有你好受的。
我覺得世界上存在兩種團隊合作,一種是有效的,一種是無效的。人不對、目標不對、方法不對、任意一個都會導致無效的團隊合作。這種類型的合作雖然頂著合作的名字,其實上是大混亂,一起浪費時間,破壞心情。我會盡可能的避開這種壞合作,即使單打獨斗多做點,也不想被組員氣死。
另一種合作是有效的團隊合作,所有人都有做好這件事的意識,也有做事的規則,彼此互相尊重。這種團隊合作才能真正創造1+1>2的效果。
想到這里,我覺得變得優秀,被人認可進一個更好的圈子,對我來說不是因為我有志向,有野心,而是我想活得更開心點,不在壞能量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如果我周圍的人的素質都很高,我就不用費心去篩選隊友,費心去制定一系列的規則來約束組員,這樣就能把全部的重心放在創造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