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莫言講故事:我就是荊軻

幾年前,一朋友幾年前送我一本《豐乳肥臀》,我也曾借過一本大部頭的《莫言文集》,離奇的厚,八成是盜版。讀來驚奇驚訝驚喜精神百倍,原來好的小說可以是這樣的,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魔性與人性齊飛,真實和虛幻共舞,潑一幅畫,耍一陣瘋就是一段未來半句人生……

一天中午開讀《我們的荊軻》,這本書深度解構俠義,把歷史上一個耳熟能詳的刺殺的故事寫的虛虛實實,又感覺踏踏實實,這就是歷史本來的模樣嗎?

在中學時代密集讀過莫言的文集之后,鮮少再讀他的書,莫言的書讀來總覺直白,沉思卻又意猶未盡,如嚼擯榔,如聽古樂。

晨鐘暮鼓,白云蒼狗,白駒易逝,易水岸邊,不知有無垂柳,不知真心假意。這故事未免太揪心,又難免甚是吸引人心。對比一看,總覺得老謀子的《英雄》則太過理想主義,這世上沒那么多心想事成,萬事俱備而成的事兒,畢竟人生不是做菜,不能等準備好一切再開始。那些陰差陽錯,趕鴨子上架的故事寫來反而更糾纏,更好看。

我不算是一個有耐心的人,看故事總是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也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其中深意。不過,回頭想想,這么沒心沒肺的我在讀完書之后還會感慨這么老多,那那些傷春悲秋,要寫序跋的作家編輯們豈不是更加要下筆如有神,神游不覺累嗎~

善哉,善哉,這個故事講得很好,莫言不愧是一個好的講故事的人,也能講出好的故事。

讀完后,我就感覺自己就是荊軻,我殺了燕姬,也殺了自己,我恨太子,也恨高漸離,恨秦舞陽也喜歡他們,一開始是為了什么東西開始征程,后來是有人在我身上圖謀一些東西,我卻不得不繼續前行。走著走著就散了,不管是和自己還是自己所愛的人。

學習誰呢?那些刺客一個個都死了,留下的名聲是用自己的鮮血換出來的,那些刺客被記住大半是因為結局是悲劇,小半是因為被刺殺的人的地位。總體是因為那些說出來都是一個個的好故事,先不管真假。

想起最近看的芥川龍之介的《南京的基督》,他比歐亨利不知高出幾個段位了,筆端描畫之間,單純愚蠢立分,說是真相或謊言都不夠力度。

對于真實的歷史細節,我們所能做的揣測而已,惡意揣測反而能成為深刻的爸爸。

一個故事總是能讓人印象深刻,不能忘懷,荊軻刺秦的故事講了千年,再由莫言講述,還是別有新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