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那英有首歌很火,歌詞內容是這樣的“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直到現在還記得這句歌詞,因為歌詞描繪除了我的心境。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感到迷茫額時候最想要的心境。紛紛擾擾,最是亂人心。
記得以前看一個辯題“選擇越多越幸福vs選擇越多越痛苦”當時的討論中我很清晰地記得,大家普遍的感受很多時候第一感覺當然是想要越多的的選項越好,這樣表示自己可以選擇的東西多,可是事實往往是人的承受能力有限,超越了一定的范圍,反而會消耗精力,遞減熱情。
前段時間因為視力又下降了,我需要配一幅新的眼鏡。跑去眼鏡城想著一定要配一幅好看的。眼鏡城上下一共3層。每一層都是密密麻麻的格子一般的店鋪。每家店鋪都是成百上千的眼鏡框。各種材質,各種形狀。一開始信誓旦旦地要一家一家試,知道選到滿意的為止。可是40分鐘以后就發現累得不行。太多了,眼花繚亂,看不過來。甚至戴多了以后都有一點喪失自己的審美,覺得每個都差不多。
太多的選擇,讓我產生了審美疲勞。導致我最后好累,都不想配眼鏡了。最后的最后,我在眼鏡城外的椅子上休息了10分鐘,站起來,走進了最近的一家店鋪,只試戴了3副鏡框留選定了。果然,做決定還是得干脆利落,心才不累。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總想著挑多一些,比較出來最好的課最后卻挑花了眼,誤了時間,廢了精力。其實,你我都只能承受一定范圍內的選擇。因為無論大事小事,最決定本身就會消耗我們的能量。我們苛求一雙慧眼讓自己看清這紛擾,殊不知,其實我們需要砍掉多余的信息,莫要讓亂花迷了雙眼。
參考書目:
《做,就對了:斯坦福大學未曾公開的成功課》【美】賴安·巴賓諾,約翰·克朗伯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