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堯
給大家推薦4款自用的讀書學習的APP,可以讓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養成閱讀的習慣哦。
這些APP挺大眾化的,可能已經有很多朋友在用了,不過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表示不知道有這樣的神器。
微信讀書
頁面簡潔,沒有亂七八糟的推薦,純文學和網絡小說應有盡有??磿獣鴰牛瑫r長可以兌換書幣,現在增加了抽取無限閱讀卡的功能,基本上不用錢。
海量書籍,大部分想看的書都能找到。微信上有小程序,不會占很多內存。
我平時喜歡看紙質書,有時會用kindle,用得最多的還是手機電子書。
雖然電子書沒有紙質書的觸感,而且傷眼,但方便快捷,隨時隨地都可以看。
喜馬拉雅FM
我現在都養成了一個習慣,耳機不離身,不是聽歌,而是在喜馬拉雅聽書,我一般聽一些平時比較難集中注意力去看的書,比如《紅樓夢》。
據說,中國出版社曾舉辦過一次名為“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評選,《紅樓夢》位居榜首。讀不懂《紅樓夢》,大概是因為里面龐大復雜的人物關系,其中還有穿插很多的詩詞歌賦吧。
看書看不懂,就扔一邊了。如果是聽書,就比較輕松啦,因為我們的腦子自動忽略那些讀不懂的詩詞,再復雜的人物關系,聽得多就能理順了。
這里強烈推薦一位主播——白云出岫,他主要讀的是一些古典文學著作,比如四大名著,《古文觀止》《三言二拍》這一類型的。
個人很喜歡他們讀的《紅樓夢》,已經聽過兩遍,越聽越有味道。
大概是從去年開始在喜馬拉雅聽書,目前已經聽了200多個小時,聽完了《紅樓夢》和《水滸傳》。
《三國演義》已經聽了大半,偶爾會聽一下十點讀書之類的欄目,或者是教師資格證的一些音頻課。
我主要是用來聽經典名著,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欄目,可以去挖掘一下。
印象筆記
網上看的微信公號、知乎、微博,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很多時候看完就忘了,有用的信息隨手保存,雜亂無章。
印象筆記可以幫我們有效整理零碎的信息。
在微信看到的好文章、和朋友的聊天記錄、各種文件、圖片,都可以轉存在印象筆記,平時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快速記錄下來,手寫、拍照、錄音多種方式,十分方便。
最后把筆記編上編號,添加標簽,整合在一起,讓碎片知識體系化。
強大的全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信息,而且可以同步更新到電腦,不占內存,不會丟失。
我喜歡用來摘錄一些喜歡的句子,收集圖片,一些有趣的話題,把它們按主題分門別類,作為我的寫作素材庫,搜索關鍵詞就可以找到想要的信息。
怎樣轉存在印象筆記?
微信:關注“我的印象筆記”公眾號或“印象筆記”小程序。
微博:關注“我的印象筆記”,在你想保存微博的評論區@我的印象筆記,就能保存。
知乎:選擇分享—更多—印象筆記
想了解更多功能,可以網上搜索一下。
幕布
一款可以整理結構化的內容,構建清晰的思維邏輯的APP。
官方的介紹是:
幕布是一款以層級折疊式文字來整理內容的頭腦管理工具,用更高效的方式和清晰的結構來記錄筆記、管理任務、制定計劃等,同時支持一鍵生成思維導圖。
簡單來說,幕布是一款可以培養結構化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的神器。
跟其他做思維導圖的APP不同,幕布最厲害的是能一鍵生成思維導圖,省時省力,極大提高學習效率。
幕布可以做什么?
寫筆記:對閱讀和學習內容進行整理。
我一般用來做讀書筆記,把書的主要的內容摘錄下來,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用幕布生成思維導圖,整本書的內容一目了然。
也可以用來做上課筆記,把知識點做成思維導圖,加深印象,方便復習。
思維整理:隨時記錄靈感,幫助理清思路。
當你進行頭腦風暴時,可以迅速把散亂的idea,梳理成思維導圖。
內容創作:制作大綱后,進行細節填充。
比如寫論文時可以用來寫大綱框架,再一點點填充細節,寫出來的論文邏輯滿分。
任務管理:梳理和拆分任務,精細化實施。
當我們事情太多,亂得一團糟不知道怎么著手的時候,我可以用幕布可以把任務拆分,精細化任務,提高工作效率。
更新
我最近組建了一個寫作交流群(可互粉互閱)
這里的大多數人都都一樣,有小白,也有老手(老手是我,哈哈哈哈)有什么問題都可共同探討。
排版,給你文章點評,不定期更新寫作干貨,互相鼓勵。總之,在寫作路上,你不會孤獨。
關注【我是古堯】公眾號,后臺加微信,備注互粉群,等待拉群即可,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