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稱有道德、有品格的商人稱為“儒商”,他們兼具有儒士和商人的氣質,堅守著“富貴不能滛,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信條,他們在外面經商發(fā)大財之后,并不會整天花天酒地,胡作非為,而是堅守著文人的風格,修身養(yǎng)性,興家旺業(yè),大建家舍,把家園修筑成為極有文化品味的莊園,如晉商的喬家大院、江浙的蘇州園林等。
現在,在河南省有這樣一座中國“最土豪”的莊園,它號稱“中國第一莊園”,占地面積達240畝,雖然沒有喬家大院那么出名,但卻相當于38個喬家大院那樣大,其家族足足富裕了12代人,傳承了400年之久,這個莊園就是“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zhèn),始建于明朝中葉,是一座跨越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的大型地主的莊園,它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皇家園林的建筑特征,兼?zhèn)淞斯俑@林、軍事保壘的建筑風格,整座莊園青磚綠瓦,雕欄畫棟,遠遠看去,既雍容大度又古色古香,不愧為中華民族建筑的稀世瑰寶。
那么,大家就疑問了,這個莊園為什么叫“康百萬莊園”?難道莊園家族的祖先叫“康百萬”?其實,這與清末八國聯(lián)軍侵華,慈禧西逃西安的事件有關。
話說明朝洪武年間,康家先祖是從山西洪洞遷來河南,在河南洛河邊開了一家小飯館,由于經營有方,生財有道,小飯館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康家店”。到了康家第六代,康家就開始有人在清朝做大官,他的名字叫康紹敬。
康紹敬在山東地方擔任水陸交通、鹽業(yè)和稅務等方面的要職,他仕途暢達,步步高升。后來,很多康家子孫從事商業(yè),生意做越做越大,涉及布匹、造船業(yè)、土地買賣方面,都做得風生水起,富甲一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康家從原來小小的“康家店”變?yōu)榱艘蛔嫉?40畝的古樸典雅的龐大莊園。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到西安,之后八國聯(lián)軍搶奪利益之后撤出了北京。于是慈禧一行就落魄回京,當到達河南省鞏義時囊中羞澀,舉步維艱,在慈禧窘迫之際,康家掌柜向她捐贈了100萬兩,以解燃眉之急。100萬兩,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呀。
慈禧得知鞏義竟有人捐了100萬兩巨款給她,大為驚訝,沒想到在這窮鄉(xiāng)僻鄉(xiāng)里竟有大富豪,她就封康家為“康百萬”的稱號,“康百萬莊園”就是這樣來的。
但是,慈禧生活奢侈,揮霍無度,100萬兩怎么夠,于是,康家為了討好慈禧,不斷向她捐錢、贈寶貝以獻殷勤,加上之后康家子孫多為紈绔子弟,貪圖享樂,不學無術,以致康家逐漸敗落。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康家卻富裕了12代,這樣的“業(yè)績”已算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