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戀愛到結婚,有兩個比較大的坎,一是房子,二是彩禮。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愛情終止于此。
當我們聽說某女生愿意不計較房子和彩禮跟男生結婚時,通常會有兩種爭論:男生會覺得這女生才是真愛,并幻想那個幸運的男人是自己;女生會覺得這女生傻,因為她們寧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會相信男生的那張嘴。
孰是孰非,沒有定論。從精神走向物質,理想走向現實,這都沒錯。世界就是這么奇(can)妙(ren),女生最美好的年華卻是男生難撐大局的時刻,所以,老少配似乎也成為了一種潮流。
以前總聽說愛情無價,長大后才明白。所謂愛情無價,更多的時候是因為針對不同的對象來說,它的價值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有的女生會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要求高標準的房子和高彩禮,有的男生會在小有成就后有了小三。這些行為似乎都不足為奇了。
就現實而言,房子和彩禮只要不太離譜,男生沒必要惡意揣測,同樣如果女生不計較房子和彩禮,卻換得男生日后的生死相依,似乎也并不傻。但是矛盾點在于未來的事情誰敢打包票,你能保證自己面對足夠大的誘惑時不為之動搖么?想想那個時候你的心理活動,那大概就是女生在準備跟你結婚之前的心里所想,畢竟機會成本在任何時候都是讓人難以抉擇的。
起初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因為彼此不夠信任,但是后來我才發現,其實這恰恰是因為彼此足夠信任才會有的問題。為什么?因為絕大數情況下,女生不信任你,根本沒可能走到結婚這一步。
對于房子和彩禮,女生有選擇要或不要的權利,她選擇要有可能只是想讓你們未來更有希望一點,選擇不要也只能代表她放棄這項權利而已,跟其他無關。說到這里,或許有人會覺得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等你碰到了類似的情況,你就不會這么說了。如果你真有這個想法,那么就往下看吧。
02
我今年25歲,來自農村。跟很多小伙伴一樣,我也到了適婚年齡。和絕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家庭條件很一般。家里也沒預料到要早點在武漢買房,而且我也有女朋友,所以這兩個坎都是我所面臨的。
我不是天才,也沒有很高的收入。憑我一己之力想在武漢買房那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是在房價日益上漲的情況之下。雖然,最后的結果是舉全家之力購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但是,起初我是沒有買房這個概念的。
我20歲的時候大學畢業,當時我去企業實習,薪資是600元/月。房租占了我工資的一半,住宿條件也不是那么的好,不過那個時候單身,每天下班回家就是睡覺,似乎也沒感覺到什么不妥。
后來跟我一起合租的男生結婚了,這也意味著我不得不開始再一次的找房之旅。那個時候的我沒什么找房的經驗,導致我在臨搬家的前一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好在不幸中的萬幸是當我準備放棄的那一刻,一條求租信息剛剛被發布上來,房租也是300元/月。盡管那只是一個由廚房改成的臥室,但是那時候的我別無選擇。
這個房子唯一的毛病就是房間里面很冷,以致整個夏天我壓根不用開空調。好在我對住宿環境要求不高,再加上300元/月的房租我都不一定能按時繳納,也就不存在房子好壞有啥想法了,就更不會想要自己買房了。
后來收入提升后,我換了一個條件比之前好很多的房子,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擁有自己的房子有了一點點憧憬,而真正有要買房這個意識還是在我遇到我的女朋友之后。
不過那時的我跟絕大數男生有著相同的觀點,認為未來一定能憑自己的本事買房?;谶@個觀點,每當女朋友問我什么時候買房的時候,我的回答就是這事不急,房遲早會有的。
03
隨著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關于何時買房的矛盾也日漸加劇。但是我始終堅持己見要自己攥錢買房,我開始認為她一點都不理解我,為什么不相信我能憑自己的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愛情要被這樣物質化,而不是通過兩個人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屬于自己的家。
說心里話,那一刻我竟然羨慕起那些擁有不計較房子的女朋友的男生來,我覺得人家那才是真愛。
那我的思想是什么時候開始轉變的呢?
當我們開始慢慢計劃未來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冰冷的房間的時候,當我們想要有一個家而不是住所的時候,當我看到房價蹭蹭往上漲的時候,我開始慌了。
這個時候,開始會有人說,出租房也能??;有人說那些沒房的人是不是不結婚;有人說啃老算什么本事;還有人說真正的愛情是不計較這些的……
似乎挺有道理,但是有一點沒人會告訴你,那就是無論未來你過的好還是壞,這些給你意見的人都不會有絲毫影響,而選擇跟你一起的那個她,將會為你的選擇付出不小的代價。如果你的選擇傷害到了未來將陪你終老的人,我相信沒有比這更蠢的做法。
結婚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選擇有希望的開始,還是選擇不開始,這將會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事情:女生不計較不代表更愛你,計較不代表不愛你,只是彼此都需要一個堅信自己選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