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一只麻雀

七十年前,梁漱溟先生站在中國發展和中國教育發展的前沿,豪邁而悲壯的說:“中國學術除非不復興盛則已,如其興也,必自人生問題之討究入手,乃引起其他一切若近若遠之科學研究;抑必將始終以人生問題為中心而發展一切學術焉。中國教育除非從此沒有辦法,如其有辦法,必自人生行誼教育之重提,而后其他一切知識技能教育乃得著其功;抑必將始終以人生行誼教育為基點而發達其他知識技能教育焉。

教育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大得社會問題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在長期沒有被擺在社會關注的鎂光燈下審視時,忽然來到舞臺中央,難免有點積重難返、百感交集的味道。智慧的人,總是善于簡化的。當前的教育有一萬個問題,也許答案只有一個。梁漱溟先生,似乎找到了這個答案。

具體到一所學校的發展,恐怕也有一千個問題,這一千個問題,也許答案只有一個。再進一步推而廣之,學校的一個中心,恐怕也有一百個問題,那這一百個問題會不會答案也只有一個呢?

這是理想主義的推斷,但不要忘記,幾千年來的人類文明,恰恰是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交替前行的。沒有理想主義、浪漫主義,也許人類早就滅亡了。

回到具體的工作中來,精細化管理是個系統工程,在工作總結中,我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時落實。落實是要講精力的,與其四處拋灑我們的精力,如同救火隊一樣圍著不斷冒出的新問題奔跑,不如靜下心來,解刨一只麻雀。如果橫穿馬路的問題是最主要的問題,就調動班主任、家長、學生拍客、全體教師的力量解決橫穿馬路的問題。解刨麻雀首先要確保“殺死”,一件事情,做得拖泥帶水,做成夾生飯不如不做。所謂殺死,就是首先要明確目標,用多長的時間,解決什么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然后再研究“動刀子”的問題,做事情必須講程序,講火候,講恰到好處。誰來主導著動刀子,其他人什么任務,如何配合;先解剖哪里,再解剖哪里;表層的容易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深層次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麻雀解剖成功了,還要總結經驗。因為我們知道,一萬歸于一,但一不代表一萬。橫穿馬路這一問題的解決經驗要指導精細化管理的優化,精細化管理這一問題的解決經驗需要指導整個學校生態優化的問題。這就是解剖麻雀的重要性,真正善于解剖麻雀的人,一定是謹言慎行的,一定是平心靜氣、聚精會神的。我們看不到哪個一肚子牢騷話的人,哪個講起話來口吐白沫的人能夠解剖好一只麻雀的。

善于解剖麻雀的人,才是新時代真正的英雄。因為他知道新時代存在的大問題,卻能夠從小的方面踏踏實實解決,不抱怨、不拋棄、不放棄,扎扎實實、按部就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只記得,我原本悠閑的在窗前打著盹兒。太陽把歡樂鍍在我的身上,大花貓半瞇著眼蜷縮在我的棉拖鞋旁。 一陣黃沙...
    勒魚驢閱讀 364評論 0 0
  • 不再飲酒 便再無老友 不再歌唱 便再無悲傷 不再彈琴 便再無呻吟 不再遠行 也就再無風景
    若唯柒閱讀 106評論 0 1
  • 心情有丟丟復雜,想靠近,但是又恐懼未知,說白了就是作,又想要,又不想要,來來去去的,亂想一通居然莫名其妙的安慰了自...
    荼蘼忘川閱讀 189評論 0 0
  • 1. 早上七點半到校,看見那扇紅色的五星門,紅色的地毯通道,眼前一亮,心頭一動。顧不上吃早餐,先請同事幫忙拍一張。...
    寧超群閱讀 660評論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