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癥患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它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它一方面為我帶來快樂,并使我擁有異于他人的亢奮,另一方面也帶來無法忍受的痛苦,以及偶爾發生的絕望。

無論結果如何,大聲疾呼都比繼續保持沉默更好。汐醬已經厭倦了隱瞞,厭倦了壓抑和控制自己的能量,厭倦了偽善,也厭倦了藏掖著行事。一件東西,該是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不論以何種程度掩藏在什么標題之下,或是以任何詞匯來描述,謊言仍然是謊言。即使出于無奈和必須,也仍然是謊言。雖然我仍然擔心自己公開病情的決定會帶來什么非議,但是超過十年的病痛至少帶給我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我明白,似乎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我的正常行為如同真空密封,我的脾氣就像是其上的一條裂縫,令人煩惱不安。只有上帝才知道,在我因為教養而進行的強烈自我約束和情緒控制之下,究竟隱藏著什么東西。而裂縫就在那里,我知道它們的存在,它們令我不寒而栗。

每天早上,我都會帶著深深的倦意醒來,體驗一個完全陌生的自己,感到生活無比厭煩和無聊。一種灰暗、陰冷的觀念占據了我的頭腦,死亡、瀕死、腐爛,這些詞匯在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如果一些事物生來便注定要死去,為什么不現在就死掉?那就可以免于等待的痛苦。我拖著精疲力竭的身體和心靈,徘徊在茫茫人海中,反復思考每一座鋼筋水泥盒子里的主人曾經在世上生活過多長的時間。我坐在夜深初,書寫著長長的、沉悶而又病態的詩歌,深信自己的頭腦和身體正一步步走向腐爛凋零,周圍的人早已明白這一點,只是閉口不談而已。

就像雨果曾經寫到的那樣:“坦率地說,我在很多時候顯得非??鞓?、心情舒暢,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好像上帝也能夠體會到我身體內的歡愉。但是我的靈魂卻保持著死亡般沉睡,幾千處心靈的傷口不斷涌出鮮血?!?/p>

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都以為,我會為重返“正常”而高興,對藥物心存感激,并因此擁有正常的睡眠和能量。但是,如果你曾經體驗過群星閃耀在你的腳下;體驗過星球的光環穿越你的雙手;習慣了每晚只睡四五個小時,可現在卻要每天睡上八個小時;習慣了幾天乃至幾周連續熬夜,現在卻無法做到——那么,要適應這種中規中矩的時刻表,需要做出很大的調整。這種時刻表雖然讓大多數人感到非常舒服,但是對我來說,它是嶄新的、苛刻的,從表面上看缺乏效率。而且,令人惱火的是,它無法讓人感到興奮和陶醉。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屬于自己的枷鎖艱難前行。

英國作家羅伯特?史蒂文森曾經這樣寫道:“正是因為人類仁愛的歷史,才使得整個世界能夠為我們所忍受。否則,沒有仁慈的言語、仁慈的注釋、仁慈的書信……我會認為我們的生命不過是個百無聊賴的笑話?!?/p>

光明的背后總有黑暗,就像黑暗的背后也有光明一樣。

是愛,為我在陰郁的季節和肅殺的天氣中,帶來御寒的斗篷和照亮前方的燈火。

在很久以前,我就徹底放棄了幻想擁有一個沒有風暴的人生,放棄了奢望一個沒有枯萎和殺戮季節的世界。生命實在是太過復雜,太過變化無常,以至于我們只能順其本來面目生活。

我經常問我自己,加入擁有選擇的權利,我是不是還愿意選擇“擁有”躁郁癥?如果我無法獲得鋰鹽成分的藥物,或者它根本對我不起作用的話,回答將會是簡單的“不”,而且給出這個答案我還會感到無盡的恐懼。鋰鹽確實對我很有效,所以我有勇氣提出這個問題。而奇怪的是,我想自己還是會選擇擁有這種疾病。

我真誠地相信,由于躁郁癥,我感受到更多地東西,感受也更加深刻;擁有了更多的體驗,體驗也更為強烈;給予了更多的愛,也得到了更多;因為哭得更多,所以歡笑也更為頻繁;因為經歷過所有的冬日,所以也更能欣賞春天;因此死亡如緊身衣一般,所以我更了解生命的意義;因為看到人性中最善良和丑陋的部分,所以慢慢了解關心、忠誠和豁達的價值。我曾經看到過自己頭腦與心靈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看到了它們是多么脆弱,也最終明白了它們深不可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