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杯粥的商業(yè)故事
吃早餐,個人特別喜歡喝粥!
然后,找了找附近賣早餐的地方,發(fā)現(xiàn)有兩家店鋪有賣粥,小杯都是2元!
A家店鋪的粥比較稠,米粒比較多一些;而B家店鋪的粥就比較稀一些,食材的種類明顯少一些。個人愛喝比較稠一點的粥,也覺著比較實惠一些,所以經(jīng)常在A家買粥喝。
后來,有一天早晨,買回來的粥有一點點怪怪的味,很不好喝。再回想當時的場景,老板幫我打粥時,當時桶里只剩不多粥了,再想想大清早應該剛煮了有很多才對!哦,?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今天的粥很可能是昨天剩下的粥,放到今天有點發(fā)餿!
過了幾天,又去買粥,還有這個問題。
再后來,就再也不想去這家店買粥喝了。
2、
同事跳槽了,工資5K
一個同事離職了,哦,不對,是跳槽了。
元旦時候,幾個同事約出來一起吃飯,閑聊時得知這位同事跳槽到那家公司開出的工資是5k,比之前多2k。
為什么跳槽?
原因之一,待在我司這位同事覺著很不爽,因為不出活,工作態(tài)度也不主動,開會時老板總是找她麻煩,女孩子家家也挺不好意思的。離職這個想法估計也是憋了很久終于等到了機會。
原因之二,正好有公司挖她!某次,老板接了一單生意,然后派我、這位同事,還有設計師,我們?nèi)艘黄疬^去干活,那邊的負責人就和我們?nèi)f,剛開業(yè),也急缺人,高工資,問我們是否有意愿過來。當時,大家都笑了笑,以為是隨口說說而已,事后這位同事果真跳槽去了那邊。
3、
客戶丟失是誰的原因
某天快要下班了,有個客戶給設計師打電話說要改名片,設計師很不耐煩地回了句:今天下班了,明天再改!
事后的一個月內(nèi),這位客戶再也沒有找我司做任何印刷物料,老板感覺不對勁有些不符合常規(guī),時間久了才推測出找別人去做了!就這樣一句話,兩年的客戶流失了!
三個小故事,便會發(fā)現(xiàn):?我們都在選擇中比較,不同的是每個人的所選擇的角度不同罷了!
理性的消費通過對比來發(fā)現(xiàn)不同商家的產(chǎn)品特點、功能,甚至是服務,然后基于此來做出最優(yōu)選擇。
物料的采購中,同樣要注意貨比三家!!多跑幾家,多問幾家,這也意味著需要用時間去購買錢。
最后,唯一的建議就是不要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