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抉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是彎曲的,在關鍵處有許多岔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高加林在一個又一個的岔路口,自己選擇了人生的方向。

命運總是在你本安于一種固有狀態的生活時,或心滿意足,或不盡人意,但正在慢慢適應和馬上習慣的當刻,突然搶過你手中的驕傲砝碼,亦或是突然降臨的光輝榮耀。

高加林的民辦教師突然被撤職,平靜安足的生活被打破,本來渴望通過教書和考試再次改變命運的他,所有的希望和幻想破滅,這意味著,他要當一個農民了,像他父親一樣,像所有的村里鄉親一樣,他必須得開始去干他看了十幾年的勞作去了。

當農民本沒有什么,可他那強烈的自尊心暫時還接受不了。他接受不了自己努力讀了十幾年的書,就是為了脫離的這樣的生活方式,明明已經奮力攀爬到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卻被別人勾勾手指頭就輕易地拽了下來,他不甘心,他決心要比過他們。

當一個娃娃通過讀書了解到外面廣袤的世界,并逐步成長為一個青年,他就不能再只是一個農民了,他心中的遠大志向和對新生活的向往使他再不能像從前那樣了。

就在加林生活,前途一團糟的時候,巧珍出現了,巧珍給加林帶來了愛情,也帶來了無法言說的心靈的慰藉。

巧珍長得俊,人又善良又聰慧。她對加林的愛慕已經很久了,當和自己心愛的人說上話,一起走的時候,一顆心簡直要飛出來,她對加林的崇拜,喜愛再也遮掩不住,像是突破岸堤的洪水,噴薄而出。

當愛情在一個青年人身上第一次蘇醒以后,它會轉變為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甚至可以讓對生活完全失去信心的人重新激起對生活的熱情,精神的凍土地帶從此有新的生機勃發。

高加林就是這樣。

他不再抵觸土地和勞作,反而漸漸地學會了犁地和鋤地分苗,他忙忙碌碌,就像個過光景的莊稼人了,愛情的甜蜜使高加林逐漸接受當農民的生活,只有偶爾在對面公路上看見騎自行車的公社干部們,才會出現原來的想法。

當高加林心中的火焰一點點褪下時,二爸的一封信改變了故事的走向,重新燃起了高加林的遠大志向。

高加林的二爸回來了,作為地區專署的勞動局長。高加林的家里立刻熱鬧起來,村子里的鄉親里三層,外三層地來看村子里的大人物。

高明樓消息靈通,早已備下了局長回鄉的第二頓飯,還有勞動局副局長馬占勝,老漢高玉德,高玉德接過高明樓敬的酒杯,真是把“巴結”二字詮釋透了!

高加林因為二爸的地位,生活在一瞬間就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高加林突然就成了國家正式工人,他要到縣城上去工作,因為這樣,他不得不離開故鄉田地,離開他的爸媽,離開巧珍。但加林是興奮的,是熱血沸騰的。通訊干事,這下,他終于可以干自己熱愛的事情了,他要大展拳腳,充分發揮自己無畏奉獻精神。

當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和眼界視角發生改變后,他會對周圍人的交流要求也相應提高,其中包括巧珍。而黃亞萍剛好滿足高加林的精神要求。

加林和亞萍在一起的時候,談論的是國際問題和國際能源問題,談論完之后,又可以一起談起文學,不管談論什么話題,說的人侃侃而談,聽的人津津有味。兩個人就像是惺惺相惜的知己,為對方的學識觀點所互相欣賞,理解。

而當巧珍來看他的時候,說的是老母豬下了幾個豬娃,村里的水井修好了,三星開上了拖拉機,原來在村子里說這些自然是理所應當的,但現在加林剛剛與亞萍還在另一個世界高談論闊,巧珍的幾句話一下把他從書本里拉了回來,現在的高加林是絕對不會想到,當初巧珍沒等他開口就把香煙遞到他手里的時候了,還有他勞作了一天,巧珍從家里偷拿出雞蛋和蛋糕給他吃,紅藥水給他擦,那個時候巧珍體貼和善解人意的種種好處了。

巧珍要走時,從懷里掏出五十塊錢給加林,叫他在城里吃的好些,再買雙鞋,單純的巧珍還不知道,他的加林哥的心里對她的感情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巧珍和加林的這段感情里,巧珍一直在全身心地付出,但巧珍很樂意,為了她的加林哥,她什么都心甘情愿。

在高加林被調到縣上來,黃亞萍的內心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動,她是愛高加林的,之前是因為加林回到農村,她才沒有表達愛意,但現在,加林到縣城里來了,成了國家正式工人,她和加林之間又存在了可能,她下定決心要和門當戶對的張克南中斷戀愛關系。

在生活中,我們先是確定環境,再選擇愛情,因為愛情而委屈自己去到不合宜的環境,畢竟是辛苦的。愛情沒有那么重要。

高加林做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抉擇,在選擇巧珍還是黃亞萍做人生伴侶的這個問題上,他選擇了黃亞萍。

這不光從愛情上考慮,而是和前途聯系在一起。

許多事情的抉擇,是不能僅僅由一方面決定的,而是許多方面一起權衡,最后,由內心中最渴望或是自認為最重要的一端決定,高加林就是這樣抉擇的。

在和巧珍分手之后,巧珍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中,而加林在短暫地對自己仇恨憎惡之后,和亞萍瘋狂陷入了羅曼蒂克的熱戀中。加林此刻完全成了城里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不顧一切,就是要去飛紅流綠的大城市看一看。

加林翻開了嶄新的生活篇章,巧珍卻在痛苦中心灰意冷,準備嫁人。

巧玲勸解二姐巧珍:“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巧玲的一番話把巧珍說得眼睛亮了起來,巧珍知道,不管之前她和加林多么要好,多么情深意切,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是再也不可能的事,曾經甜蜜幸福的一切,都將以回憶的名義存在,別了,過去的一切!

張克南在接到黃亞萍斷交信的第二天,他十分苦惱,所以拿著一把長柄大斧頭,一聲不響地向一根榆木棒使勁,張克南的媽并不是個省油的燈,當她看到自己的兒子被甩后萎靡不振的樣子,她派人打聽到了高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門進來的,并不顧張克南的勸阻,直接給地紀委寫信告發了高加林。

高加林的人生軌跡再一次發生了對他而言致命的急轉彎。就在他正在大城市享受精神世界極大滿足的時刻,在他幻想從今以后燦爛的前途和美滿的婚姻正在等待著他的時刻。

加林重新回到了縣上后,知道了他被撤職的消息,這個消息和當初讓他任職的消息一樣,都是那樣直接,只是兩者的性質有著天地的差別。

他再一次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不一樣的,是巧珍結婚了,那個愛他勝過愛自己的好姑娘結婚了,而這一切,都使他自己造成的。高加林現在要和黃亞萍斷絕關系了,他重新成為了一個農民,曾經的幻想和憧憬都將不復存在了。

高加林,巧珍,黃亞萍,張克南,四個人的關系從兩對男女朋友在經歷了這件事后變成了四個獨立的個體,而且是四個痛苦的個體。

生活在開了一個玩笑后,生活笑了,人哭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