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資源枯竭,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活動素材?
素材要從學生的生活實踐中去挖掘。心理輔導課是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服務的,他最鮮活的課程資源必定蘊藏在學生豐富的成長經歷和體驗之中。設計心理輔導課時要從學生的親身經歷中發現他們感興趣,有所思,產生疑惑或者觸景生情的小故事。小花絮小經歷小事件,等等。
素材要從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中去挖掘。
蔬菜有種心理輔導課的現場互動中去捕捉和生成。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輔導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和體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心里輔導課的基本形態是團體成員的交往與探究,這種交往互動又具體表現為團體活動中的對話。
解決素材枯竭的問題,還需要改變我們的精神狀態。
工作中遇到苦悶,彷徨,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個問號兒,在探索奮進中解決問題,積累經驗,發掘資源給我們帶來的則是一個個驚嘆號,一個自強不息的心理教師一生中一定可以做成一件事,那就是不斷的把心理輔導課設計中的一個個問號改寫成驚嘆號。
24、成人培訓中的情境和案例可以作為設計素材嗎?
學校心理教師在使用成人培訓游戲做心里輔導課設計素材時,還要考慮兩個問題:
要考慮文化的差異。比如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將下跪認錯的動作改為90°鞠躬的認錯的,恐怕學生心理上的阻抗會小很多。
要考慮年齡的差異。對于成年人來說,這個游戲制定的規則很容易被參與者理解,大家在團隊中彼此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一個游戲而產生對組織者的誤解和曲解。旦對于心智發展尚不完善的少年兒童來說,理解這游戲的內涵可能與成人存在差異。
在中小學心理輔導課上使用的成人團體游戲,應該從文化和學生年齡特點的角度加以審視,并做出必要的取舍改動和重新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