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要靠自己解決

圖片來自網絡

下午的會議在29層召開,我坐在靠近落地玻璃窗的位置。

夏天里日照時間明顯被拉長,五點多,整座城市依然籠罩在充沛的陽光中。大海就在眼前,海上有三三兩兩的帆船飄過。

我很少站在這個角度俯視這座海邊的城市,如果身處那些矗立在不遠處的海景房和寫字樓大概這就是擁有這樣的景觀吧。

我看著波光粼粼的海平面出神,那一刻,連日來的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連同這屋里壓抑的氛圍都被暫時隔離。


圖片來自網絡

主持會議的是總部機關分管這一業務的部門經理,也是我們的頂頭上司。她并不是作風嚴厲型的領導,反倒總是一副和顏悅色的神態,能夠體諒下屬,并及時將我們的建議和意見及時反饋到上一級。

我聽過不少關于她的事兒,比如時常被大boss訓斥躲到一邊掉眼淚。有時她在我們面前會笑著說起挨訓的情景,卻絲毫感受不到她的難過。

年前的時候,聽說她離婚了,類似于這樣的八卦,總是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般傳到大家的耳朵里。我沒有任何驚訝,也沒有參與任何評論。

女人到了這樣的年紀,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己選擇結束二十多年的婚姻,勢必有她自己的苦衷和決心,而這其中的原委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


圖片來自網絡

倘若身邊的人能夠報以理解的眼光看待,已經算是有心人。更何況,大部分的人談論起來無不是唏噓感慨,仿佛窺探到別人的“不幸”之后又捎帶著心理平衡了一把,即便是自己的生活都未必比她強,多少人在這表面的比較之中得過且過。

我在想,到底令自己焦慮的根源是在哪里。究竟為何始終無法徹底擺脫這種如影隨形的情緒病。

而當我想要找個朋友把自己心中的困惑訴說一下的時候,我發現身邊根本沒有可以聊心事的朋友。

我意識到,幼年起至成年后,我始終未能真正脫離過父母的影響,過真正獨立的生活。

即便是工作以后,在遠離父母的城市里獨自生活,但我與家庭的關聯從未疏遠。我保持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這本是好事,但對于我這樣一個從小一舉一動都被父母所掌控、決定和影響的孩子來說,未必完全是好事。


圖片來自網絡

這讓我養成了凡事以及任何較大的決定都講于父母聽的習慣,然后必然也會接收到來自他們的建議和意見,無形當中又會左右我的想法。

不得不承認,我一直都是沒有主見的人,即便是內心里有不同的聲音,還未發出就已經自行消失在萌芽的狀態。

物理學上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同樣的,我沒有為自己的生活同父母之間劃一條清晰的界限,會導致我在做任何較大的決定時不由自主地會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即便是這決定是遵從我內心真實的意愿。

因為在我看來,我們之間的關系如此緊密。

一想到這兒,我的焦慮感就來了。我想這大概就是根源所在吧。


圖片來自網絡

正如我從29層的高樓眺望時的感覺,跳出平日里在地面穿梭的狹小視野,從大的格局來看,眼界開闊之后,景色盡收眼底,已然不會再在意擁堵的街頭巷尾、人聲鼎沸的嘈雜和喧鬧,完全不同于平日里走在路上因路人隨手丟棄的垃圾都會影響心情的感覺,因為更廣闊的視覺體驗讓人更愉悅。

而如果跳出我與父母之間狹小的空間,以我自己對幸福的憧憬來眺望未來,勢必也會是完全不一樣的觀感。

焦慮感的存在,對于我而言,一是無形當中不斷放大自己對父母甚至身邊人的影響力。二是沒能擺脫慣性,自主經營屬于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要靠自己來解決,仰仗外力雖然也會有結果,但這這個過程中,對生活方方面面極易產生無力感,這種困擾所帶來的焦慮和煩惱絲毫不會令人感到輕松。

不如按照自己的決定走一條出路,不管是對是錯,也是心甘情愿。

反正無論做什么決定都會后悔,反正最后每個人都孤獨。

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時光說再見,那么,我不再挽留。 ???
    莫音梵閱讀 276評論 0 0
  • 因為一個人的推薦,先是看了鄧超,張天愛主演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意猶未盡,或者說略略失望,于是又去買了書回來。 ...
    海闊無波閱讀 171評論 0 0
  • 1、對一個人來說,最糟糕的部分是不能成為自己,也無法在身體和心靈中保持原本的自己。2、一般來說,普通人對自己的心智...
    西貝jhj閱讀 1,60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