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網易公開課上了看了一個20分鐘左右的視頻<我們能為世上最貧窮的10億人做些什么>,是TED出品的經管類課程.視頻中的觀點從宏觀經濟學的觀點出發,講述了從政府主體的角度:發達國家政府通過和當地政府合作開展項目,引導資源產生的利益合理分配,從而達到幫助到這部分人的目的.
今天手機APP每日一文推薦的一片文章,嚴歌苓的<彼岸>.雖然不是直接講述貧窮的故事,但是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貧窮人的心理態度.被同鄉人以很少的工錢騙到很偏遠的海島上打漁,簽訂了3年死亡不負責的契約.曾經親眼看見自己的同鄉人死在海浪中,而束手無策.好不容易回一趟家,老板為了省錢,訂購的機票,需要周轉5個機場,路上行程整整5天.雖然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情,年輕的小伙子還是飽含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充滿了憧憬.
現在的很多人和小伙子相比,生活是幸福的.不用簽訂死亡不負責任的契約,不用忍受寂寞和孤單,不用沒日沒夜的工作,不用回趟家周轉5個機場,不用眼睜睜的看著同鄉人死去而無能為力,不用為了微薄的工資遠赴海外.需要忍受上述種種在常人看來很過分的事情的人,他們是物質上是貧窮的.但是他們都是性格很堅韌,是很能吃苦耐勞,是深知知足長樂的那部分人.這部分人過著物質上艱苦的日子,但內心的幸福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看起來在物質上很富有的人.
向這群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