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人云亦云,從避免問愚蠢的問題開始

小Q是我兒時的玩伴,好幾年沒見面了。今年6月份我們在老家遇上了,格外高興。相互寒暄了一會之后,小Q抱怨,現在的生意都不好做,條條蛇咬人,你有沒有好生意可以介紹呀!

我一聽,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需要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事,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概括的。只好附和著說,是啊,現在生意不好做。

實際上,我并不是這么認為的,在我看來,這簡直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時代,只要根據自己的優勢選定好行業一頭扎進去踏踏實實做事,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小Q的這個問題一出口就暴露了他迷茫的原因。沒有深入思考問題,思想比較懶,有投機取巧的思想。

這樣的現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很多人習慣性的做著思想上的“伸手黨”,等待著別人給他安排一個好的工作,給他一個具體可執行的計劃,一個明確的答案等等。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怎么注冊一個網站?有人恨不得找人手把手教她才好。

仔細想想,在這之前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伸手黨,只是沒意識到罷了。

有一次一個很親密的朋友跟我提起單位同事在酒店燒炭自殺,我一聽“燒炭自殺”覺得很陌生,于是張嘴就問,什么是燒炭自殺?朋友給了我一個很不屑的眼神,悠悠的吐了一句,自己去百度吧!當時心里還埋怨朋友不直接告訴我呢!不恥下問,這不是老祖宗教的嗎?

前幾天看專欄,一個老師提到學校里的學霸和普通學生最大的區別在于,學霸幾乎從來不問老師常識性的,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即可查閱到的信息。她們問的問題一般是呈探討式的,或者與很多知識相關聯的系統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一問出來,老師很少能馬上回答,幾乎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才能給出自己的見解。

接著文章分析了學霸之所以能提出好問題的幾個重要要素。

第一,這個問題一定無法通過簡單的搜索就能得到答案。

第二,設定好了問題的背景信息。

第三,一個好問題不是純粹的索取,而是一種討論。

對照一下自己的問題,立馬相形見絀。啪啪啪打臉的節奏。難怪朋友鄙視我,不愿意回答我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賴人提的蠢問題,自己對自己的問題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像個孩子伸手找人要答案。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侮辱智商啊。

從一個人問出來的問題,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思維水平。順著這個角度思考,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些人云亦云的人,不是性格上優柔寡斷,而是思考問題時過于膚淺所致。

拿小Q的問題來分析,如果有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告訴小QA行業前景很好,有一些朋友賺大發了。小Q可能會覺得也許可以做A行業。當他擼起袖子準備做的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告訴他A行業不好做,自己的親人在A行業虧損了好幾十萬。

這個時候小Q肯定會犯迷糊,裹足不前。于是就會出現他說的條條蛇咬人的現象。這就是人云亦云。

現在換一種假設:小Q對自身的優勢劣勢有很清晰的認知,對優勢對應的行業有全面的了解,行業的未來趨勢也做了詳細周全的分析,結合兩方面考慮最終選定一個行業的某個生意。這時如果周圍有人鼓勵或者潑冷水打壓,小Q的情緒狀態肯定會截然不同。他一定會堅定目標,勇往直前不被左右。因為,這個選擇是自己經過詳細的分析的出來的判斷,而不是別人一句話的粗見。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拿炭燒自殺來舉例。如果朋友回答我一句,就是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對這個燒炭自殺的概念就停留在這幾個字上面。如果我自己百度,燒炭自殺的概念就非常清晰。是一種自殺的方法,自殺者將自己困在密閉空間內燃燒木炭,然掃過程會耗盡室內的氧氣,其后碳和氧不完全燃燒便會結合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之失去氣體交換能力,最終因一氧化碳中毒、缺氧而死。

接著還有現象成因,發生地區,相關名人等信息聯系在一起。經過自己的查閱,對這個“炭燒自殺”這個名詞所帶來的信息量將完全不一樣。甚至,在未來的生活中,自己會有意識的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防止意外發生。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信息點帶來的信息網。如果更深入的了解,甚至可以用這個信息寫一篇故事呢!

這就是問別人和自己查閱信息的不同。

現在,我們大概知道學霸是如何成為學霸,為什么有的人對自己的想法能堅定執行而不人云亦云啦!她們對信息和知識的理解非常深入,有點像冰山,浮在水面上看上去只有那么一點,如果深入水下,才發現它的根基居然那么深,那么龐大。

這正是冰山不容易倒塌,而落地的雪花見光就化的原因。同理,我們行為和觀點如果沒有大量信息的支撐便如墻頭草一樣兩邊倒。

原來人云亦云不是性格問題,而是思想懶惰。要擺脫它也非常簡單,“思想勤快”,避免問沒有質量的問題就跨出了第一步。下一次,遇到問題,勤快一點,多想想辦法,動動手指,我們也可以成為學霸,遠離人云亦云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