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的記得來上海的日子,大學畢業后,2010年6月30日,和兩個同學一起,乘坐的是臥鋪客車,一天一夜,到了上海地內,一個不記得名了的地方下了車,手里擰著大包小包的就一直朝著另外三個同學來接我們的方向走著。那時候是第一次體會到'大上海'有多大:下車的地方是那條路的2000多號,同學們在幾十號的地方接我們,我們就一直擰著包走著歇著走著歇著,走了我們一個多小時。(地圖上顯示很近啊,當時其實也真沒想到打車,或者是身上沒錢,知道上海打車很貴,主要還是有同學來接根本就沒想著打車吧。讓我現在這樣走,我早哭了。)
動動手指,數數年頭,已近七年。來上海的日子不長,算算也真不短了。在這大上海的茫茫人海中,我還能在此潦草人生,知足!
我們這樣一起六個同學,開始了闖魔都的生活。可就我一個女生噢。一個女生闖魔都!是不是特別的不理解,有很多的疑問!對,我來上海肯定也是有奔頭的。那時候,男朋友是那三個同學中的一個,我就是奔著他來的。(其實我們同學中在上海的女生還有三四個,只不過都沒在一塊兒。)
當自己有踏進這寸土寸金的大上海的念頭的時候就沒想過退縮。也許是我的毅力堅持了下來;也許是愛情感染了我,讓我對生活有了期待。
那時候手里握著一部手機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連個地圖都查不了的。因為沒有APP,不智能啊。第二天就買了一份大大的地圖,開始了投簡歷找工作。地圖都翻爛了,上海的每一趟地鐵,多少條路線的公交車我都坐過,還有走了上海的好多路,那也是我在上海這些年走的最多的路。(不知道路的距離和路況,每到一個地方去都有可能走冤路)
在我現在看來,我的路都還比較順,有一股力量在催使者自己:冤路得走,走過了就順了。
那時候兩千塊錢的工資,住著不到十平方米的房子,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個桌子的隔板群租房(沒住過的也許沒人想想得到那是什么樣子)當時租房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得有個獨立衛生間,有的,面積能站個人那么大。在我當時看來,一切都是很好的,離地鐵也近,下樓就有飯館,超市。也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條件,房租一個月1200,水電費另算。余下的幾百塊錢就吃飯了,因為條件限制不能自己燒飯,每天外面吃。一個月下來算是夠吃的。加上有我男朋友,那時候他的工資也跟我差不多,但兩人一起吃飯一起用總歸好點。
兩人三個月贊下來一千多塊錢,到十月份長假還帶爸媽去了一趟福建海邊旅游看海,走沙灘,讓父母第一次(還有我們自己也是)嘗了嘗海水的味道。帶著爸媽去海邊是我確定來上海的第一個目標。
慢慢的,工作也熟悉起來,工資也隨之上漲了些,一年、兩年,這時候我的第二個目標結婚。我和我男朋友一起,可以說是省吃簡用攢了十幾萬塊錢,其中有我單獨的私房錢三萬,結婚前我給了我爸媽。男朋友知道的。這是我在結婚前孝敬父母的。余下的結婚花銷和給彩禮六萬,最后就只剩下了份子錢,算了算約兩萬塊。回來我們就存起啦,為了我們第三個目標。
我們是13年結婚的,14年第三個目標平安到來,我們可愛的寶貝姑娘。這兩年越來越覺得生活的壓力山大,老公工作也越來越忙,當然也有了他的努力和上進心,我們才順利的走過這幾個目標。
當然這時候早已不在隔板房里住了,總共租了三次房子,隔板房外就跟人合租的兩室一廳,走后跟一朋友再租的兩室一廳。在我們孩子的到來之前,那朋友自己出去住了,這個兩室一廳就是屬于我們在上海第一個完整的家。
有了孩子,我也就算成了一個偉大的母親,我辭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孩子身上,老公工作太忙,出差和加班的時間不計其數,一切也都是為了能把這個完整的家維系好。孩子1—2歲之間我還是出去工作了一年時間,解決了部分經濟壓力,自己也又有了步入職場的那份為人自信。看著這生活一步一步的快要熬出來了,我們在14年年底買下了屬于在上海地的80平小窩。買房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之后又是慢慢的贊錢裝修。16年底終于住上了我們期待已久的新房。第四個目標已完成。
有了房子就有了家。這句話在大多數人心中也許是這樣,也許又不是這樣。這一路走來的每一步每一個腳印,只有經歷的人才清楚,在上海,像我們一樣的人太多太多。誰的人生都不容易,誰的命運都沒有注定。只有靠努力和堅持才有可能留下來繼續生活。因為過什么樣的生活都是自己選擇的;選擇了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得用心過好。
上海這個地方成就了我人生的幾件大事,或許我可以說我已經屬于這里。但,我的心還在徘徊。家鄉的那一寸土地,生我養我,流入了父母多少年的心血,撫養了我長大成人,栽培了現在的我。我一直相信命運,我的經歷就是在回報我過去二十幾年那一寸土地給予我的厚望。
回憶小時候的我,背著沉重的書包爬深山,走田埂上學,下學回家各種家務活,煮豬食,打豬草,放牛,割草,砍柴,扛柴。種玉米,種洋芋,插秧,擇田地里的雜草……太多太多,我是女漢子,哪樣都干過。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生活質量也漸漸的接入城市,農村人也漸漸的融入城市。可他們永遠也忘不了給予他們那難忘的童年。感恩童年,感恩父母,感恩故土,一直都是那一片土在不斷地給走出去的人的堅持和信心。
感恩時代讓我有機會來到上海,至少我現在在這里,以后,以后的以后都將隨著我的心,尋找我的人生驛站。
在此感謝某人的包容和上進,感謝我們彼此相愛,左右陪伴。讓我們永不放棄我們的承諾。感恩在上海的朋友和貴人,包容我們的不足和缺點,給予我們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