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ure在產品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要說到高效利用,我想未必人人能做到,要么用得過輕,要么用得過猛。
眾所周知,Axure是一款原型制作工具。我們制作原型是為了什么?在之前的文章《原型要不要上色?》中我說到,原型的意義在于溝通。倘若整個產品只有一個人在做,就沒有必要畫原型,直接按自己的構想去開工就行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Axure實際上是一款溝通輔助工具。Axure之所以能流行起來因為他能快速的把產品經理中的構想呈現出來。
我相信所有產品經理操作Axure沒有問題,只是在運用上走歪了走偏了,沒用到點上,主要表現就是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
用得過輕:把Axure僅僅用于頁面的設計,不做什么交互說明,這樣Axure相當于一個畫板而已。
用得過猛:把Axure當作設計工具,妄圖做出一個100%保真的原型出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剛剛入行的產品人員身上,花大量時間來畫原型,做得跟真的UI一樣,這特么的是要槍美工的飯碗嗎?Axure不是設計工具,Axure不是設計工具,Axure不是設計工具,UI設計是美工的事。
再重申一遍,Axure做原型是為了溝通,凡背離此中心的都是“耍流氓”。一個原型能讓人明白產品結構,交互邏輯就OK了,再多做其他的都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