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孔雀,人們最喜歡看的肯定就是孔雀開屏的美景,提到孔雀舞,人們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孔雀舞后”:楊麗萍老師!
楊麗萍老師,是一位著名的舞蹈家,是中國的國寶演員。她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因跳孔雀舞而征服了全國的觀眾。人們將這位從深山里走出來的神秘舞蹈家稱為“巫女”---一位擅長用肢體說話的人。臺灣及東南亞的觀眾更稱她 為“舞神”。楊麗萍所舞出的是一種純潔、優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藝術形象、特殊的靈慧氣質。她是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
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中國舞蹈藝術家,第十屆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國度一級演員。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
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之后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并以“孔雀舞”出名。
1992年,她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位赴臺灣表演的舞蹈家。
1994年,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2009年,憑仗《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響聲》取得勝利, 并成為中國第一個舉行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
楊麗萍跳舞跳得很好,但,你知道她為此付出了多少嗎?
1979年,由楊麗萍主演的舞劇《孔雀公主》成為了她演藝事業的起點,也是“孔雀舞”出現在全國的開端。楊麗萍說,她的手是孔雀舞的切割入口。隨后開始留指甲,她的手能夠呈現出輪廓。它的外形就像孔雀的頭,長著嘴和羽毛。她的長指甲有幾十年的時間了,長指甲肯定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楊麗萍甚至需要有人來幫助她去上廁所、洗澡。她已經很多年沒自己洗澡了。
她的丈夫想要孩子,讓她長得胖一點,由于女性需求累積體重的22%才干懷孕。但關于楊麗萍這樣根本上沒有脂肪的人來說,懷孕是不可想象的。在進退兩難的狀況下,楊麗萍選擇了跳舞,并與丈夫離婚。
為了使她的身體更完美,她能夠在舞臺上詮釋更多漂亮的動作,她只吃了幾粒米飯,多年不吃肉。她甚至取掉了兩根肋骨
12月2日晚,楊麗萍領銜主演的舞劇《孔雀之冬》亮相長沙梅溪湖大劇院,楊麗萍不顧腿傷,化身孔雀,唯美“開屏”,引來現場粉絲熱烈喝彩。
《孔雀之冬》是從楊麗萍舞劇《孔雀》的“春、夏、秋、冬”四幕中,單取“冬”篇章改編而成的舞劇作品。
演出前一天,楊麗萍在承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孔雀之冬》是為我本人量身打造的,與《孔雀》的多彩絢麗動感相比,以白色為主色彩的《孔雀之冬》是簡約靜謐的,整部劇用了超理想的方式,觀眾一進場就是滿地雪花。這是一部冬日里關于生與死的戀曲,是一部凄美的生命輪回的贊歌。”
因前段時間排演新舞劇時,她不當心摔倒致腿部骨折四處,讓很多人擔憂她能否登上舞臺。雖然恢復較快,但楊麗萍走起路來仍然不便,但是,她仍然出現在了《孔雀之冬》的舞臺上。“怎樣辦呢?票好早就賣進來了。”她笑著說。由于身體的緣由,《孔雀之冬》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有所調整,“我的腿不能跪下,但壞事變好事,我又找到跳舞新靈感---定點。”
在觀眾看來,楊麗萍以骨折之軀演繹的孔雀,更有一種震動人心的氣魄。在楊麗萍看來,跳孔雀舞學的是孔雀的精神。孔雀為了開出美麗炫目的屏,愿意吃有毒的東西,以毒攻毒,讓本人的羽毛絢麗,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力氣,“肉體終會有一日消逝,但精神永駐。”
在很多人心中,楊麗萍是當之無愧的孔雀舞代言人。不過,隨著楊麗萍年齡漸大,很多人會問,在她之后,誰會是孔雀舞的領軍者?楊麗萍表示,目前有一批優秀的孔雀舞青年舞者,十分耀眼,但她特別強調,舞者要找到本人的言語,不能只是模擬,“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我,做自我最重要。”
針對會在舞臺上堅守到什么年齡的問題,楊麗萍又笑了,“這個問題在我十多歲、二十多歲的時分,就有人問我,但我如今還在舞臺上。跳舞是我生命的需求,我把舞蹈當作是我的全部。這是我的運動方式,也是我內心的表達、情感的寄予、精神的追求。”
12月11日晚,楊麗萍在微博曬出一張照片,配文:“這是我的背影嗎?有點陌生。”
照片中,楊麗萍身穿白色露背長裙,纖細美背顯露無遺,肌膚白凈,曲線流利,腰肢纖細,完整看不出主人的真實年齡。網友紛繁圍觀并留言稱:“最美妙的體態!”“永遠都是最美的。”“實名制羨慕,這哪兒看得出是花甲之年啊!”
愿楊麗萍永遠堅持年輕,將來能帶給我們更多更好的作品!小伙伴,你會支撐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