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誰會真正屬于誰。
傾其所有地付出,形影不離地陪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四季交替,歲月長流,不計得失,肝腦涂地。
沒有誰會真正屬于誰。
可對老于來說,二貨狗子就是真正屬于他的。
當屏幕上出現一只憨厚可掬的拉布拉多寶寶,故事拉開了序幕。
老于的青春死在那片被冰水浸泡的蘆葦地里。不對,不止是青春,死去的還有他那無法動彈毫無知覺的下半身,還有他的心,還有他所有的感情。
他只剩下一副沒有靈魂的軀體,那張日漸蒼老頹喪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就像一種純白色的面具。純慘白色那種白。
他被命運狠狠地踩在地上,就像他后半生幾十年里永恒不變的姿勢——或躺或趴,永遠站不起來。他無法直視站在面前的人,他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亦別無選擇。
由母親來照顧。母親去世后,他手捧遺像,失去最后的溫存。
他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幾平米的紅磚房,終日趴在炕頭上,視線僅有半側門外的一處空隙。他終日低著頭,搗鼓手上的破收音機,自學修理小家電。床頭吊了一塊鐵皮,有時他會敲幾下,那是他呼喊外界的方式——他連一個字也不想說。聽到鐵皮響,弟媳會給他送飯,端水。
弟弟靠販賣鴿子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生活艱難清苦。心直口快的弟媳偶有不滿便脫口而出。老于內心敏感,又無言以對,把臉轉向里側對著墻壁。無奈在他臉上深刻的溝壑里靜靜地流淌。
活死人老于大概認命了。
直到他遇到二貨。那條被他教訓“要認命的小畜生”的狗子。
小狗子的媽媽在村口被狗販子套走,就是那種一根棒子上掛著一個鐵圈的套子。是的,這是現如今市場上販賣的狗肉的主要來源方式。
因為牠還小,幸免于被關進鐵籠。牠咬傷狗肉館老板的腿,倉惶逃竄,鉆進老于弟弟的送貨箱里。冥冥之中牽系命運的繩子,已將兩端的主人公連接在一起了。牠從紙箱里跳出來,帶著對未知的恐懼鉆進老于的屋子。
后來牠就一直蜷縮在那間土屋的角落里,看起來冰冰涼涼的水泥地上。
老于吃窩頭,牠眼巴巴望著,老于丟一個給牠,牠吃得津津有味。
牠搗亂,撲翻老于床前桌面上的紙和筆。牠不知道那是老于內心重新燃起的對這個世界的希望。
牠也救過老于。床頭的蠟燭被風吹倒,火苗點燃被褥呼地竄跳起來。小狗子狂吠,叫醒了熟睡中的老于。他驚慌失措地撲滅了火。
后來他給牠鋪了一塊藍色的薄墊褥。
老于開始和牠說話了。牠規規矩矩坐在老于面前,睜著一雙無辜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吸收了他所有的感情,聽懂了他說的話,也聽懂了他的心。
老于每次都會說一句,“瞧你那二貨樣兒”。
于是,小狗子有了屬于牠的名字,二貨。
他們玩游戲,老于把一支鉛筆丟到門外,二貨屁顛屁顛地跑過去撿回來。幾十年不見的表情爬滿了老于蒼老的臉,他笑開了花。
有一天老于畫在紙上的夢終于變成了現實。他趴在自己設計的板車上喜逐顏開,弟弟騎自行車拉著板車,他用手代替腳,搖著滾輪跟在后面。
他有幾十年沒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他在板車后面掛著維修小型家電的紙板,他要自食其力。
二貨耷拉著眼皮,無精打采地趴在土屋門口眼巴巴望著老于離去的方向。耳朵忽然豎起,瞬間滿血復活。牠沖了出去,是老于回來了。
老于說,二貨呀,你不知道那集市上有好多好吃的。
老于說,尤其是那餡餅。
老于還說,等我掙了錢,就去買一個,到時候我們一人一半。
第二天,二貨就偷偷跟在老于身后出發了。
再后來,老于對弟弟說,以后你不用帶我了,我們自己能走。
是的,二貨在前面拉,老于在后面搖。
穿過一片樹林,走過一座橋,經過一條小溪。
老于掙到錢,買了一個餡餅,他們一人一半。
有時候他們去深秋的湖邊。
蕭瑟風中枯黃的葦草圍著一面寶藍色靜謐的湖。
老于對二貨說起他一生唯一的戀人小芳,她是一個眼睛比肉丸子還大的漂亮姑娘。說起當年他對她許下的諾言。他要割蘆葦掙錢,他要帶小芳去北京,看長城。可后來癱瘓了啊,我就不要她了。老于說,是我不要她的。
他們跑到小芳家門口躲起來偷偷地看。小芳正在哄一個小男孩,那是她的孫子。老于看著小芳遠去的背影,滿眼盡是無盡的安慰與祝福。
也許在他心里,心愛的人過得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寬慰。
有人問他,老于,你成家了嗎。
老于笑笑,說,我這個樣子,兩條腿的不好找,我找了個四條腿的。
四條腿的二貨和高位截癱的老于,組成一個家。
他把牠養大,給牠飯吃,喂牠水喝,騰出一塊空地給牠筑窩。
小狗子記得他的恩情,小狗子感恩于粗糙的一口飯食,小狗子傾其所有陪伴他,守護他,保護他,是他的行走的腿,是他的拐杖,是他的力量。
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四季交替,歲月長流。
后來發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
老于不得不把二貨交給別人,他趴著,接過那人遞來的五千塊錢。他顫抖著數了一些出來還給對方,說,我只要四千,我不是賣。
二貨發出嗚嗚的聲音,牠的脖子上套著老于新買的,之前一直舍不得買的項圈。牠跟著新主人走了。一步三回頭。
他把四千塊錢交給弟媳,說是給弟弟女兒的學費。
之前還咆哮“人命比狗命賤”的弟媳,接過錢,不發一語轉身走開。
“我不是賣,只是……”他哽咽了。二貨是他的家人,他怎么舍得將他賣掉。只是在爭執中弟媳的一番話如當頭一棒敲打在他的頭上。弟媳說,二貨跟著你這么多年,都沒有過過好日子。是的,他心里清楚,二貨的世界沒有自我,只有他。他希望在二貨剩余不多的生命尾端,讓牠去過幸福的生活,去過有精致狗窩,有種滿植物的花園的生活。
他們或許是彼此生命的延續。二貨沒有出現之前,老于是活死人。離開老于以后,二貨變成了活死狗。牠趴在豪華舒適的新家里,面對進口狗糧無動于衷。
牠還是決定回到牠身邊。
爬山涉水,一路遙望。
在垃圾里找吃的,和野狗打架。帶著一身污糟和傷口,出現在他們經常去發呆的湖邊。
老于趴在那里。老于的眼里倒映出湖水哀傷的深藍色。他回過頭,很快噙滿了淚水。
“你拉了我一輩子,現在換我來拉你。”
——我們回家。
回家。清洗。
老于第一次讓二貨爬到他的炕上,和他躺在一起。
老于醒來。身邊空蕩蕩。
他搖著他的板車,四處呼喊找尋。
那條他們每天都會經過的去集市的路。
那片每年秋冬都會蕭瑟的樹林。
樹林里,落葉堆叢中。那個無比熟悉的……
據說狗在臨死之前有預兆,牠會用盡最后的力氣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躲起來,孤獨地等待死亡。也許是不想讓主人看見,不愿讓他傷心,又或許僅僅是動物本能的一種習性。
可無論怎樣,牠活了十二年,為老人拉了十一年的車。
令人欣慰的事,最后導演還是安排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村里的另一只狗妹妹為二貨生下一窩孩子,老于帶了一只回家。放在自己的板車上,就像那時候帶二貨回家一樣。
老于兌現了承諾,他帶著二貨的孩子去到了北京。
在他有生之年。
《忠愛無言》是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公益電影,導演談宜之經過十年的努力把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片子搬到了大熒幕。
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山東聊城莘縣大王寨鄉的玉學書老人,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來到北京,來到天安門觀看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遺憾的是,與他相依為命為他拉車的狗——黑子,已經不在了。黑子一定是化作了長著翅膀的透明小精靈,永永遠遠地陪伴在他身邊。
養過狗的人都知道,每只狗狗都是一個天使。你是牠的世界,是牠的星球,是牠的銀河系。牠生命短暫,卻能把有限的時光全部全部奉獻給你。
希望牠對你而言,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完全屬于你的寶貝。
可是——
據WSPA(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統計,全世界大概有5億只流浪狗,約占狗總量的70%。這些狗流落街頭,生命隨時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威脅。而這些流浪狗,絕大多數來自不負責任輕視生命的主人的棄養。
隨意的丟棄,丟掉的不止是生命,還有作為一個世界公民的人格。
不過令人欣慰與感動的是,能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人勇敢地站出來,為這些流浪的小家伙們撐起一把盡管還不算太牢固的庇護的傘。
新聞里經常有報道,收養上百只流浪狗的老人,妻離子散;收養上千只流浪狗的百萬富翁,如今窮困潦倒。這些被多數人嘲笑并且得不到共鳴的舉措,正是在為制造了那么多顛沛流離生命的不負責的人善后。
每一座城市都有純自發的民間救助流浪動物組織,救助的資金全部來自救助者和領養人,極少向社會招募。他們盡最大所能,去勞動,去救助,去宣傳,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公益活動中,學會關懷,愛護動物,共同領悟與生命的和諧相處。
最后,對于養狗。
不養,不丟。不拋棄,不放棄。絕育,牽引,科學喂養。
生老病死,負責到底。
你可曾想過,在牠的有生之年,你就是牠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