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微信中的同學群調成了靜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半年前,我被偶然的一個機會拽進了小學的同學群,進群之后,發現很多多年不見,甚至失去聯系的同學赫然其中,心中泛起莫名的激動和感慨,一晃時間都過去了這么久。一句好久不見,更是道出了同學之間那份簡單純潔的友情。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微信里被同學們之間的聊天狂刷幾百條,而自己在繁忙之中也不忘記參與其中,更是時不時地翻看聊天記錄,生怕錯過了任何一條信息和語音。那種童年才存在的小伙伴參與感又重新地回來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要一個APP,一個群就能把我們拉回到了那個充滿回憶的年代。

在同學們眾多的話題當中,聊的最開心的永遠都是那些童年的記憶。那些一起上課,一起放學,一起嬉笑打鬧的場景都能歷歷在目,永生難忘。當然,笑話講久了,都會膩,何況是回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童年話題的告罄,同學們之間的聊天信息數量,由最開始的幾百條,變成了幾十條,最后到幾條。信息的形式也從一開始的語音加文字,變成了現在偶爾發出一張圖片和一個表情。直到現在有時候一天都沒有一條,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手機壞了,網絡信號沒了,自己被移除群了。但事實是這些都沒有。

那么到底是誰把同學群調成“靜音”了呢?

我認為時間和空間脫不了干系。

現在的大家都已經成年立業,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每天繁忙的工作和家里的柴米油鹽,已經完全替代了兒時那種可以大把虛度和荒廢的時光。童年的我們之間可以天天膩在一起嬉笑打鬧,而現在更多的是一個人如何面對生活,甚至是養家糊口。這一分鐘的閑暇,換來的可能就是下一秒鐘的疲憊,我們都穿梭于尋找生活出路的軌跡中,逐漸迷失了簡單的自己。兒時的夢想又有多少人能夠重拾,更多的是大多數人都在陌生的世界里演繹著自己不擅長的人生。童年單純的情感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格外復雜,甚至有時照照鏡子里的自己,都回想不起曾經的樣子,這也許就是成長的代價。

在經歷了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后,每個人的思想、觀念、以及理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畢業后的日子里,我們有的做了商人,有的做了白領,有的當了司機,有的成了教師,有的選擇了回到家鄉,有的選擇了異地發展,在各自扮演自己新的生活角色的同時就這樣散落在海角天涯。空間地域的阻隔,使我們僅僅能停留在網絡里互問衷腸,想想同學再能聚全之日遙遙無期,嗟嘆之余剩下的遺憾就成為了我們心中的那道透明的墻。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逝,空間在不斷地拉長。

有時想想,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你和你的同學都是這場比賽的選手,有的同學,跑在你前面,他很難顧及到你,你只能遠遠地看著他,漸行漸遠;有的同學,落在你后面,他很想追上你,但力不從心,只能看著你的背影,逐漸消失。而你,看著落在后面和跑在你前面的同學,最后能做的只有揚起嘴角,一邊跑,一邊祝福他們過得好。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無論何時何地,或許我們終有聚全之時,到時除了好久不見,更多想說的是雖不常聯系,但我一直都在你身旁。我想這一句簡單的問候就能頂過所有的陌生和心墻。而這份情誼就像兒時含在嘴里的棒棒糖,嘬一嘬,回味里都是甜的。說到這里,我不禁把微信里的同學群靜音設置取消了,說不定下一秒新信息的提示音又會響起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光沒能停住,一個趔趄摔下了懸崖。 我善于把喜劇寫成悲劇,在你張口大笑的時候,來一場雪崩。我不是喜歡看到你噤聲的樣...
    d8bf20110baf閱讀 342評論 0 2
  • 今天早上稱體重,110斤。雖然這對于一個身高只有162CM的女生來說,也是偏胖體重,但我還是很激動啊。因為2016...
    清心傾心閱讀 6,158評論 7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