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每次為了寫美食專欄文,才會下廚一次,是為“偽廚娘帽”。
白菜是美的所在。“小雪飄飄來,忙著貯白菜。”早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白菜是最易存放又物美價廉的食材,北方的家庭每每囤一堆白菜過冬。那些以白菜為主角的著名的菜式,如豬肉白菜燉粉條馳名大江南北。
白菜被稱為“平民菜天后”,富含維生素C,與醋簡直就是天生一對。白菜是如此簡單到透明的食材,卻承載著菜式的最高水準,如川菜的最高標準便是“開水白菜”,而在平民家庭里,如若誰家的大廚可以把“醋溜白菜”炒到妙絕,那么,絕對可以躋身國宴大廚的行伍了。
白菜著實是簡約到極致的食材,然,簡約到極致也便不好駕馭了,也罷,古人也說了“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甕里黃齏。肥蔥細點,香油慢炒,湯餅如絲?!焙唵闻胫?,別有風味,神仙也得聞香降下云頭。再者,白菜富含鈣,對于我這種不愛喝牛奶的人而言,白菜確是最好的補鈣食材。
那么,就來一盤兒高大上有內涵的醋溜白菜絲兒吧!
自農家地頭收來的白菜,還有殘存的蟲子啃噬的痕跡。歡天喜地抱回家,扒去外面的3片大葉子,嬌嫩的白菜葉片就顯露了出來。只需幾片葉兒,連著幫切成絲,就可以成就一盤菜了。我喜辣,所以決定放點兒剁椒入味。
油熱了,放入一顆大八角,再放入蒜末兒,幾秒鐘之后,放入剁椒一勺,翻炒兩下,倒入白菜絲,翻炒幾十秒,此時可以放白醋了。早一點放醋,可以令白菜絲脆而不膩,白醋不會改變白菜原有的翠色,故而比黑醋好一些。再翻炒幾下,靜待。
此時的白菜,已經在熱量的作用下開始滲水了。宋代詩人吳則禮寫過一首詩,提到白菜時是這么說的“擬向山陽買白菜,團爐爛煮北湖羹”,兩宋士子多居閑煮泉、簞食瓢飲,白菜性本高潔,當然更適宜真名士們的“蔬食瓢漿之腸”,我也附庸風雅一下,嘻嘻~
我喜歡在菜出鍋前的一分鐘放鹽,既能化的開,又能有效入味。再者,做醋溜白菜放鹽太早就容易讓白菜滲出更多的水,菜湯就多了些,白菜絲自含的水分就少了些,口感就會弱一點。
剁椒的加入,令翠綠的白菜葉和雪白的白菜幫有了紅色的小伙伴,零星的紅色點綴,再輔以一點點辛辣,這一盤兒醋溜白菜絲,當是本姑娘挑剔的腸胃最爽口的犒賞了。雖絕然上不了米其林餐廳的臺面,但是在家人的心里眼里,但凡我下廚做的菜式,都是天下第一等。這種信任,這種堅定無比的抬愛,便是本姑娘素來自信,也樂于下廚鼓搗一些或新奇或傳統或意識流的菜式的本源罷。
卿本愛廚房,奈何生活之瑣事繁多,拖沓了日子的腳步。每每下廚,即便只是洗手為自己做一盤兒簡單烹制的菜色,也覺得時光芬芳。
醋溜白菜絲,色香味生活的輕盈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