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總說喜歡和愛是大同小異的。我想那只是一千個人眼中的一千個林妹妹而已。而唯獨對你,我從來不能拿喜歡和愛來相提并論。
——序。
2015年夏于重慶
01
我第一次看到張成軒時她的樣子我已經不記得了,畢竟年代太遙遠。遙遠到那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或者再算起來,九十年代到現在。遙遠到已經可以用跨世紀來形容了。
可是我依稀記得,我第一次去她家里下棋時和成軒玩鬧互相脫褲子被她媽揍了一頓趕出家門的事情。小男孩的自尊,我記得太清楚,也覺得莫名其妙。雖然后來的很多年我才了解這樣的事太過窘迫。
說到這里,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懵。
對的。張成軒,女,24k純雙子座,喜歡吃糖醋里脊和魚香肉絲這種甜不甜的食物,喜歡穿修身衣服,喜歡藍色勿忘我和藍莓味道的一切。
當然,這所有一切的一切,是我后來上了高中才知曉的。
而我,陳思語。男。大寫的摩羯座,什么都喜歡死憋著。
你看,我們打小就錯綜存在的關系就是這樣產生的。連名字都是。她像個假小子的名字,而我的名字偏偏又在男孩子里太過小清新。
一九九四年,幼兒園剛開學,具體來說那個時候我們那里根本沒有高大上的幼兒園,而是和小學并在一起的學前班。
開學第一天,在班主任宣讀了最后一桌小朋友的名字后。我們兩就赤裸裸的記住了彼此。
因為我這般娘氣和她如此中氣十足的名字,班主任成功給穿錯了衣服的我們于眾目睽睽之下調換錯穿了性別的衣服……
于是,那似乎變成了我們彼此人生中的第一次——坦誠相見。
02
我小時候經常分不清左右,這樣的腦回路特點導致了我在后來的幾十年里都一直用左手吃飯。并且造成了張成軒在整個幼稚園三年時期幫我調整了三年左右穿反的鞋子。
當然,不是白調整的。 ?
成軒媽媽做菜難吃那時候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那個時候時常為了來我家蹭飯,成軒都會故意在我姥姥來接我時催我穿鞋,然后我會穿反。然后她順理成章的幫我穿好鞋子順便在我領導的邀請下來家里蹭飯。對此,我很生氣。
那些年的我體格弱小,相當瘦。家里很少開葷菜。雞蛋大概就是那時候的多脂肪厚蛋白質菜了。 但是!——
她每次來都喜歡和我搶番茄炒蛋里的雞蛋。這樣的發生在不富裕年歲里的爭搶和鬧騰,一直伴隨著我們彼此的童年,直到我們上了小學。
我不知道星座書上是怎么評價雙子座的。可是兩千年初的那幾年里,張成軒就像我的“大姐姐”一樣。
其實說她是大姐姐,還不如說她是我哥。 | 瘋一樣的驢子。可能講的就是她。
記憶最深的是有一次班里組織領導檢查工作前的大掃除。作為班干部老師讓她組織。 ?
那時候班里有個同學叫沈嚴。自打來我們班時他就是個靜如處子的男孩。和我差不多,所以我們關系一直很好。可是自從那次大掃除后,沈嚴就開始變了。
為什么?因為張成軒那家伙直接揪著人家耳朵把人拖到勞動處打掃衛生。還一副小老師的模樣給人講人生哲學。有模有樣的。
那次活動后沈嚴就開始像張成軒那般疾風驟雨的性格開始發展,說話逗樂調皮搗蛋無一不師從于張成軒。而我,安靜帥氣如我,當然是不愿意和他們同流合污的。
03
有可能內向的孩子從小就有一顆敏銳的觀察心還是怎樣。似乎從那時候起,對于張成軒的風風火火,就從來不曾逃出我的視線。直到上了初中。當然,那都是后話。
之所以說張成軒更像我姐而不是我妹是因為她從小就二。以至于大她一歲的我每次被她牽著出去玩都根本不用自衛也不用帶腦子。
記憶最深的,是有一次去運動公園里蕩秋千。記得那天下午陽光紅的耀眼,我和她就那么并排在左右兩處秋千上。
這時旁邊一個看起來四五歲的小孩兒過來找我借耍秋千,“溫柔”的我就默不作聲給了他。
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不擅言辭也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吧。當我過去盯著那個小男孩示意他時間到了應該把秋千還給我時。他不僅無動于衷,還出于不屑般的翻了個白眼給我。
與此同時,張成軒已然是看不下去了。上去就是一副氣勢洶洶的小老師樣子去和人家理論。結果,倔強如她,就這樣在一個火紅的冬季里和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男孩展開了一場“哲學”較量。
那一年,是我認識她的第七年。那一天我眼里的她格外的漂亮。 ?小臉爭的紅噗噗的。連同在冬日的晚霞下嘴里呼出的白氣都好像是那么溫暖的顏色。
不知是出于男孩子的個性,還是某種不知名的特殊心里作祟,我上前拉住正在和別人理論爭不出高下的她——“走,回家”。
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刻的張成軒楞了一秒,疑惑的眼睛注視我良久,然后莞爾一笑:“你不能總是這個樣子不說話什么都不講,你現在就很可愛”。
那年的她上小學五年級,那年的我剛剛十一歲。
那一年我們誰都離不開誰,我是她的小跟屁蟲,她是我的“大姐姐”,也是我童年記憶里為數不多的朋友中最重要的人。
很多年后,在紅袖網站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竹馬翻譯官》,作者是誰我已經不記得,可是其中有一句話時值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烙印清晰的成了刻在我心里的痛——
“青梅老去,竹馬枯萎,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
那時我才了解,原來有一個詞能夠簡單又直接的描述我們的關系。
原來我一直不懂得如何去定義在我身邊晃來晃去九年多的你還有這么唯美凄涼的一個形容詞——青梅竹馬。
04
二零零三年。我認識你的第十年。中學的大門和小學的分界線在眼前飄搖逾期的招手。偏偏那幾年,村里各種有“遠見卓識”的家長喜歡在這個具有衡量人生臺階意義的畢業季里把自己的子女轉入教學質量更好的縣中學而不是留在鎮初中上學……
我以為我們的人生大概會從這一天開始重新畫一個起點。
我親愛的張成軒小朋友,兩千零三年的九月。你我又會在哪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