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手Misfit Shine,這個目前號稱工業設計最完美的智能穿戴設備,從包裝到這個小玩意的本身的設計,的確讓人眼前一亮逼格提升,不過這個不會是我接下來想講述的重點,想了解的親們自行百度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靚圖和描述。我更多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個小玩意的功能本身,以及它and它的app帶給我這個用戶的一些體驗和想法。
從功能流程上來看,大體有三個環節兩種流程,一種是產生內容——消耗內容——產生內容,還有一種是產生內容——消耗內容——分享內容——產生內容。
產生內容,顧名思義,使用這個shine用戶能獲取哪些內容呢?步行和睡眠屬于標配,簡單運動記錄鍛煉簡單飲食圖片記錄都能在它的app中得到積累。消耗內容,取決于使用這個設備的用戶怎么理解了,既可以簡單地滿足于完成了既定目標,也可以深入地對shine記錄到的數據做分析。舉個例子,shine記錄到我前天晚上8個小時的總睡眠時間,寧靜睡眠了4小時43分鐘,較集中在23:30-1:00和2:00-3:30;shine還記錄到我昨天晚上7個小時的總睡眠時間,寧靜睡眠只有3小時51分鐘,也沒有較集中的時間段,比較零散。那么我拿著這記錄到的內容可以做什么呢?暫時我對睡眠的種類特征癥狀還沒有進行研究,只能結合周圍環境簡單地去推斷上半夜我容易熟睡要好好把握時間......
接下來是“分享內容”這個環節。這個環節其實也和用戶的喜好有關,例如我,現階段是沒有分享的訴求的,我所需要的仍是這個設備的本身。在這個分享環節里,shine接入了新版QQ的“健康”模塊,據QQ介紹,健康中心是健康數據管理平臺;依托QQ的用戶基礎,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快速傳播出去的,但作為新版QQ的新功能,它還沒有得到多少關注,shine是為了混入中國的社交市場而接入的嗎?
回到shine的功能流程上來,我們換個角度,從滿足用戶需求的層級來看看。
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中的用戶其實是很多元化但又很容易歸類的,我是這么劃分的:腔調型、枯燥型、中庸型。腔調型注重的自然就是腔調了,外觀穿法怎么酷炫怎么來,而且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戴不僅僅是為了數據和健康,我更要讓別的人都看到我是潮男潮女,你懂的。枯燥型,也算實用型,設備僅僅是設備——嚴格要求自己把功能玩爛設定目標為之奮斗,設備又不僅僅是設備——追求人機合體的美妙感覺。至于中庸型,其實絕大多數人群都屬于這種類型,要半個腔調半個實用,也要戴的舒服不別扭也要看個數據了解個皮毛,我也屬于這個大多數中的一員……
再進一步來看,基礎需求中的自動記錄步行和睡眠功能是深得我心的,畢竟做其他運動的機會并不多而我最原始的訴求就是計步。情感需求里shine的人機交互是公認的酷炫別致,不管是轉圈的光點還是在同步時偽造必須把它放在手機表面從而泛起的漣漪……至于社交需求,其實我個人覺得這里頭能玩的內容有很多但在國內目前環境還沒發現特別合適的,以后再找時間研究下。
最后補充一些目前使用的小遺憾吧,希望shine接下來的迭代能把我的需求也覆蓋掉,:)
A、木有對“車行”狀態的辨識,有些時候主動給我標記成跑步了,我要是能跑那么快我也是醉了。
B、為什么不能有GPS定位增加路線的功能?想分享下步行路線都不行啊。這個Path和nike結合的不錯,并且還有“好友加油”的小功能點,這也屬于“社交需求”中的一項,回頭再來分享。
C、除去步行記錄,其他方式的鍛煉記錄并沒有什么干貨的內容,其實都是戴在手上的了,應該可以多監測一些身體的狀況吧?是有硬件上的門檻,或者難度?
D、可以酌情增加對數據的解讀,并提供用戶可參照的改良狀況的方式方法。最顯著的就屬睡眠數據了,記錄是基本需求,但接下來怎么去提升情感需求,讓用戶覺得離不開這些內容離不開這個設備,現在的shine是沒有做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