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

時間如水,畢業已經五個月,入職工作已經快四個月,有時覺得時間像要住了的舊手表,讓人耐不住性子想給它撥快點。現在卻覺得呦呵,已經四個月啦。

三個人

四個月遇了數不清的人,大部分點頭之交或是工作需要,這三個人對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來說,仿佛在山洞中偶遇的火把一樣明亮。

曾以為的未來Boss

和老覃在boss直聘上認識,那時我工作兩個多月,工作中各種不順利,做沒有自我價值的事情,得不到經理的認可,每天被罵,經常被拿來比較(最討厭的事情),看不清未來。就去了boss直聘上做了新簡歷。老覃的公司剛拿到天使輪,后來他加了我微信,我們在微信上聊了很多關于互聯網運營的事情。恰巧那時候看了點書,架上在開智中和幾個社群合伙人做了點事,自以為有點經驗(現在只能笑笑,年輕人吶),聊得過程很愉快,后來就直接約了去公司面試。

整個面試的過程就是在聊天,兩個多小時,老覃講了他對公司未來的愿景,他們的計劃,他曾經犯的錯,甚至他剛入職場時的故事。

我說我不喜歡現在的公司,感覺學不到東西。

老覃笑笑,他說我曾經和你一樣的想法,由此找老板聊天,老板說:“我給你錢不是讓你來學東西的,是做事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strong>

“你到我這也是來做事的哈。”

我點頭笑笑。

這句話至今對我影響很大,畢業后沒有人再回督促自己學習什么,也不會有人再告訴自己應該學什么。有時候,那些個焦躁的夜晚,我好想有個人可以告訴我,我這樣的選擇到底對不對,我到底該怎么做才好?但是沒有這個人。這是應試教育下的典型思維了,特別想知道我應該怎樣,然而考試有標準答案,生活、工作、戀愛,都沒有標準。我們不是渴望自由嗎,那段日子我是第一次感覺到,用有自由是件多痛苦的事情,因為自由就意味著,你要對你的一切負責了,沒人管你。

后來由于種種考慮我并沒有去老覃的公司上班,但現在在微信上還會偶爾還會和老覃互動,他是我理想的老板類型,如果公司發展順利,我希望以后可以成為他的員工。

男神 Own Sha

Own是我去北京的第一個的采訪對象,暴風科技人力資源副總裁。

那是我第一次和“X總”級別的人談話,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去暴風那天很早就到了,導致在公司門外轉悠了一個小時……

暴風的公司不大,在科技大廈的頂層,開放的辦公環境,進去后前臺讓我等會,不到一分鐘就看到了Own走過來,白色的T-shirt,牛仔褲,帆布鞋。絲毫看不出任何架子。

采訪過程很順利,Own很健談,從人力資源的各個模塊聊得都很盡興。來之前和老板過采訪問題時,老板提醒我可以問些關于可汗學院的東西,Own是可汗迷,在談到員工培訓時我巧妙的聯系了線上教育,果真Own展開聊了好多。采訪有預計的四十分鐘已經延伸到了五十分鐘,我用最后一個問題收尾,請他講講自己的管理之道。他談了很多中國哲學孔子王陽明的思想。

“學習與探索是讓自己完善的過程,當我們自身的修養達到一定狀態,才能更好去管理別人?!?/p>

這次采訪對自己的觸動很大,不僅僅是出于工作的認識,也明白了我喜歡什么樣的人,想成為為什么樣的人,作為一個70后,Own經常在朋友圈里發搞怪的招聘信息,像在采訪中說的,有趣事第一要義;經常隨手拍路上的美景,學習做html網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是用數據分析工具做出的曲線動態圖。我經常在下面點贊,那是我想要成為的人呦!

包容、平等、開放的心態,對生活充滿好奇,對學習永有熱枕。

霸道總監詩樺姐

和詩樺姐是在在行上認識的,我約的她,想聊聊職業規劃和跳槽的事情。

也許是花了錢的原因吧,那次聊天印象格外深刻。(笑)

你想通過工作滿足你的那種基本需求?

到達目標的路有很多種,你怎么拆分你的目標?

當你對工作不滿時,有沒有和老板溝通呢,讓老板知道你的不爽?你憋著老板永遠不可能知道的啊

一定要先讓自己開心,開心了做事情才會覺得舒服順利,動機可以是丑陋的,行為正確就好。

那次聊天我第一次有種自己就是個小女生的感覺,第一次被一位年輕女性的淡定、從容又讓你對其無法拒絕的氣場震懾住。

一定要先讓自己開心,老娘就是要爽!

三件事

經理愛說啥說啥,我該咋地咋地

入職一個月后,公司新進來一個和我同樣的畢業生。工作能力強,業績好,每個月都會進單。那段時間恰巧是我在考慮離職的日子,我十分確定以及肯定我不喜歡也不適合做銷售……

有天晚上加班樓上只剩我和銷售經理兩個人,我們隨意聊了起來,我知道經理對我的工作不滿意,我盡力把工作做好,但是我沒辦法像樓下那些同事一樣把research當成樂趣,那對我簡直就是負擔。

“你看Ever,人家比你還晚來一個月,但是成長比你快多了,還有Vincent……”

如果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那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哭了很久。

上大學的時候,輔導員經常找我談話,讓我多參加集體活動,不要總是搞小團體,那時候我也很難過,但是我就是個不合群的人,和一群人在操場是做搶凳子游戲我覺得無聊至極,我寧愿一個人呆著。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為何這般單一,那晚難過之后,想了很多,覺得改變自己的性格可能性太小,但這不妨礙我去把工作做好,工作做好的方法也不只一種,此路不通另辟蹊徑。

對那些要求我們變得要像XX一樣的人學會翻白眼把,我只能做我,用最舒服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如果多數人都用那樣的方式把事情做好,也可以想想,做好事情的方法是不是還有其他?

像程序員一樣思考

某天開智群友在上海舉辦rails girls,自己報了名。一個由程序員手把手免費教女孩子學編程的公益活動。

在課程前每個人在tower上完成自己的小作業并思考自己想用編程實現的項目。

我的項目是——做一個可以查找各個公司資料的搜索引擎!(當時因為工作需要)

當我和我的教練說了我的想法時,教練有點嚇傻了……

他問我想在一個網頁上呈現哪些東西,那塊放哪部分內容,每個部分用戶點擊后會呈現什么。當被問及這些問題時,我發現自己是傻的,只知道我有這個需求,但是從沒想過怎么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是第一次原有思維方式被觸動。

后來開智社群忙著Python二期招生,幫忙做了幾期開智一刻,和幾個程序員聊天,也聽了很多攻城獅的分享。漸漸明白了“編程思維是什么鬼”。

把你的需求具體化,把一個大的目標拆分為一個個可以實施的小目標,這些小目標是可以立刻行動的。

比如說,我想吃好吃的。這是一個需求,但是如果思維只停留在吃好吃的,那估計永遠也吃不上了。

把其改為,我想吃燒烤。ok,好吃的具體了了一些,燒烤又有很多種,是擼串呢?烤肉呢?

我更想擼串。

擼哪家的串呢?是樓下的大排檔?or去燒烤店?

樓下更方便。

那是自己擼還是找隔壁老王和你擼?

隔壁老王啊。

是現在去擼還是哪天呢?

就現在!

所以你的需求是現在和隔壁老王去樓下那家大排檔去擼串。

那么要做的就是去找老王??!

和在沙發上一直念叨“我想吃好吃的”相比是不是立刻有了行動力呢?

生活中其他目標異同。大目標拆分——小目標——最小行動,并給自己設定好deadline,和可量化的檢測結果,知道目標完成的怎么樣,進行到了哪里。

并定期復盤總結——修正目標,讓它更適合自己。

孩子,我要的是結果??!

今天老板問我“你的英語打算什么時候學?”

我怯怯的回答“在看商務英語。。”

老板過了一會,發來消息“那什么時候可以開口和客戶對話呢?這是我關心的?!?/p>

我遂賣了個萌……

第一次有“結果導向”是在開智微信群里,陽老強烈的目標感背后就是結果導向的作風,第二次感受較深的是在北京采訪360副總裁,他說他就是個結果導向的領導,不出業績,說再多都沒有用。那天晚上采訪結束回酒店的路上想了好多。

貌似自己一直不是結果導向的人,一直覺得過程比結果重要,畢竟過程中我們付出了那么多的時間和經歷??!經歷了就是收獲。像我那慘烈的考研。

然后老板今天叫醒我————快醒醒,公司是看業務的,有結果業務好,公司就是發展,沒結果業務完蛋,你說再多客戶也不鳥你啊。

前一段時間關注了很多創業相關的內容,每天創業公司千千萬,但拿到天使輪后,能撐到A輪,堅持到B輪,走到C輪的有多少家呢?

老覃曾和我說過,投資人說,只要拿下1千萬種子用戶量,A輪沒問題。換句話說,如果KPI不達標,哪家投資單位愿意投呢?

商業,沒有辦法不去結果導向。


以上就是四個月中對自己成長過程舉重若輕的三件事,三個人。

最難過的那段日子已經過去了,我還是喜歡遇見新的人,縱使人不如故,故事寫完終究結束。那些未發生正蠢蠢欲動即將發生的事情讓人心動,讀好書,發現更多可能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