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三腦系統與習慣的關系

本文是戰隼老師在喜馬拉雅FM的《戰隼:無需意思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的筆記。如需要原文,請收聽節目。

如有疑問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或者直接在戰隼老師的公眾號里留言直接咨詢。


思考腦:思考(即使并不在眼前的東西)。所以可以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特征:1】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2】結果導向,可以做出長期預判(遠期場景)。3】運轉慢,需要持續專注。容易疲勞。


反射腦:最原始的腦,自發快速。

特征:1】完全被動(沒有掉思考過程)。2】無意識啟動(只顧眼前),刺激驅動系統,即條件反射。3】反射腦的反應速度遠遠快于思考腦。(曾經這樣的便利讓人類在生存時占有優勢。而在現在的知識性社會,更需要的是思考。所以需要經常停下來,給思考腦一些時間來思考下一步怎么做。)


存儲腦:保存信息,時刻運轉,判斷哪些信息可以舍棄,哪些需要存入長期記憶。

特征:1】為且只為思考腦服務。2】思考腦和存儲腦輪流工作和休息,并不能同時進行。


比如在學車的時候,是思考腦運轉。思考腦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問題,所以經常踩油門就忘記看前方,看燈就忘記踩剎車等等。在非練車時間,存儲腦把信息處理保存成長期記憶。進后開車的行為由反射腦來執行,這樣就能熟練的開車,即使在想別的東西,或者說幾句話,也不會影響開車的行為。(但是不表示能同時打電話或者極認真的想別的問題!)

培養習慣就是要把行為植入到反射腦。但是在這之前,就需要不斷啟動思考腦,認識到自己的變化,克服改變中的不適應,讓存儲腦相關記憶存入長期記憶,固化到反射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