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錯,我將孩子奶奶氣回老家了,在今年元旦放假的第一天。
原因很簡單,我家皮皮生病了,拉肚子,我與我媽就是否吃止瀉藥、是否再去醫院看大夫產生了不同意見。她認為必須吃蒙脫石散及益生菌,而且拉的看起來更嚴重了,要趕快去醫院,我不同意,我認為在家觀察并注意防止脫水即可。我媽罵我又不懂醫學也不是大夫,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之后覺得我不可理喻又不聽她的話,收拾東西走了。
事實上,皮皮開始拉肚子的當天,我爸媽就立即帶著孩子去小區旁邊的診所看過了,確診是簡單的腹瀉,況且孩子精神狀態還不錯,小孩腹瀉拉個8~10次,都屬于很正常的事情,我耐心給我們解釋,腹瀉如同感冒一樣沒有特效藥,只要觀察好不讓脫水就好,不用再看大夫了,之前開的這幾樣藥對腹瀉基本沒用,還對孩子有副作用,我又解釋說以前在網上就腹瀉也咨詢過兒科專家。最終,老太太大怒......
2
在我家,每次只要皮皮感冒、發燒或腹瀉,總歸要有一場爭論或戰爭,有時候是我與老婆的不同意見,有時候是我與老人的不同意見,原因就在于,我總是與別人“不一樣”,認為我不讓給孩子吃藥、輸液,仿佛我不是孩子的親爹一般。
好在不管是這次拉倒還是上次的感冒,最終都證明我是正確的,孩子在仔細觀察及簡單用藥之后,都很快轉好,我的實踐也再次證明了,對于孩子感冒、腹瀉等常見病,我們作家長的,只要多學習科學的方法,密切關注好孩子的狀況,比大呼小叫立即去醫院打針吃藥要好得多。
可我有時候覺得好心累,每次都要與老人或老婆發生“戰爭”,我又是何必呢,我為什么不像別的孩子爸一樣,孩子有病了就帶著去診所或醫院看一看,大夫讓吃藥就吃藥,大夫讓輸水就輸水,我不落下埋怨,內心也不會有壓力,但是我最終還是于心不忍,我覺得對不住孩子,我們未經同意擅自將他帶到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上,一定要在能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為他提供一個最好的成長環境。
3
也許,會有人覺得我太矯情,孩子吃藥打針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其實,我不排斥吃藥(中藥除外)打針,我排斥的是沒有必要的吃藥打針,國內目前的醫療環境下,醫生的水平或者態度的確不是那么的牢靠,作為一個父母,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最大限度的學習相關的知識,形成自己基本的判斷力,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讓孩子吃無用的藥,輸無用的液體的幾率。
有一次,我爸媽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對我說,你作為一個男人,應該好好的去干你的事業吧,孩子這些小事情,放給我們你就放心吧,整天關注這點事情干啥呢?我笑著對我爸說,孩子吃藥能是小事兒嗎?您想一想,這幾次生病,要不是我的干預,孩子要多吃多少藥,多吃多少中藥,多輸多少液體?
我始終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做父母是每個成年男女的權利,任何外人不可剝奪,但學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則是我們為人父母者的義務,需要我們一生認真學習,不斷改進。
4
那么,我們作為孩子家長,在如何面對孩子生病這種狀況上,可以怎么做呢,我給大家分享下個人的一點經驗:
01 平時多學習?,F在咨詢信息如此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學習常見病的知識,比如,我參考過紙質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第5版),碎片時間在微博上看裴洪崗、陳小舒、澳洲的韓大夫(名字太長記不住)的科普文章,或者在微信上也可以看到許多育兒常識。
02 病時多觀察。當孩子感冒、發燒、腹瀉時,都要定時看額頭是否發熱,如果發熱應及時量體溫,還有是否長時間不排便,是否精神狀態太差等等。
03 家長多陪伴。生病的確是非常不舒服的,即使我們成年人,身體不適時立馬要開始懷疑人生了,何況這么小的孩子,但我們能夠做到的,是盡量多陪著他,讓他知道病痛無法避免,但爸爸媽媽是愿意陪他度過難關。
04 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比如在這次腹瀉中,雖然我沒讓皮皮吃止瀉藥,但是我讓他補充了口服補液鹽及葡萄糖酸鋅(據說,這兩樣是國際上很普及的治療幼兒腹瀉的方法,國內則是蒙脫石散+益生菌),防止他腹瀉導致脫水,但他第三天就不再腹瀉了。
5
最后,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孩子病好了,奶奶開心的回來了,不再生氣了;壞消息是,奶奶依然堅持自己是對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
Hei,我是Mr_Zhang2O12,曾經的丁克主義者,現在的超級奶爸,常夾板于婆媳之間,與你分享我的婚姻育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