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年飯
大年三十下午四點過,我在故鄉重慶秀山。近處的鞭炮噼里啪啦,遠處的轟,隆,隆。有人說放鞭炮會造成污染,但我就喜歡熱熱鬧鬧過新年。雷聲炸響,炸開一個吉祥年。
好久沒有在父母家過年了,從來沒有只帶女兒在故鄉過年。記憶中家里過年不是吵架,就是冷戰,像今年這樣平平和和吃頓飯,難得。
我要幫媽媽打下手,她不讓,說我弄不干凈添亂。好吧,我樂得看看書。在我的小家里,是不會只有一個人忙碌的。大家分工合作,一起享受勞動成果。但這里是父母的家,媽媽說了算。我尊重她的主權。
年夜飯有土豆燉牛肉,香菜拌粉絲,香腸炒臘肉,熗勺菜,鹵雞爪和豆腐。菜放在桌子上,我們端著飯碗站著吃,爸爸在一旁蹲著吃。弟妹追著一歲多的小侄兒喂飯,小侄兒各個房間穿梭。女兒把碗放在高凳子上,自己坐在矮凳子上。我們一會兒去加點菜,把骨頭丟進垃圾桶。一人一個吃相,這是我們家的團年飯。沒有大圓桌,沒有高腳凳,沒有空調房,但明亮的節能燈照得見每個人的臉,有肉有菜有飲料,孩子們可以淘氣,大人們可以聊天。滿足了!
二、孔明燈
團年飯后,媽媽收拾妥當。七點過,天黑了,春晚還沒有開始。我提議去花燈廣場走走,女兒和媽媽都贊同。
路上遇到我小學時候的鄰居姚叔叔和阿姨,媽媽向他們介紹我。叔叔阿姨滿臉含笑的看著我,我瞬間回想起童年和他們的兒子一起玩耍的情形。秀山,果真是我長大的地方。
到了花燈廣場,穿過雜亂的熱氣騰騰的夜宵攤子,我們都被掛滿霓虹燈的閃亮樹驚呆了,玫瑰紅,寶石藍,神秘綠,樹也打扮起來迎接新年,似乎要和廣場上搖曳在長款呢衣里的美女
比個高下。
我女兒被這一派熱鬧吸住了,兩眼放光左顧右盼。我媽媽寸步不離她左右。我們發現天上漂浮的孔明燈,都指著那燈招呼對方去看。我們數著高空的燈,六盞,七盞,八盞,那邊還有……發現一盞就一陣歡呼。
我們脖子仰酸了低下來,發現廣場上左一個右一個是賣孔明燈的地攤。鋪著的紙上寫明十元兩個,三五掛七的圍著人。一人雙手高舉撐著孔明燈,一人半蹲著在燈下點火,另一人在旁邊拍照。
我視線里這個看起來挺直的年輕男子,穿得也蠻商務的,正全神貫注盯著將要起飛的孔明燈,近乎虔誠的說:“求你保佑我,今年事業順利,財源廣進!”我微微一笑往別處走去。再回頭看時,他雙膝跪地,雙手合十,雙目追隨著遠去的孔明燈……我想,他對這燈,對未來的生活,有很多期待吧!如果他能尋找到耶穌該多好,我忽然覺得他是很容易信耶穌的人。莫名其妙的感覺,沒有什么確據。
第二天,大年初一,媽媽做早餐時,發現我們家大樹丫上掛著一盞孔明燈的罩衣。下午我們逛街,在某小區樹叢里又發現了幾只攤著的孔明燈罩,上面寫著誰要和誰百年好合,誰要一生平安。這些可是寄托了人們的心愿而高飛的孔明燈啊!
三、 ?初一逛街
其實我們沒有初一逛街的傳統,只是早上十點過吃完早飯之后就沒事干了,也不想窩在家里,那就上街看熱鬧去吧。反正我媽和我女兒都是愛逛街的人。
說好去給女兒買一雙鞋子,看了幾家童裝店,小姑娘相中了一雙草莓紅的靴子。穿起來正好配她的裙子,女兒說穿上這樣的靴子裙子,可以去跳芭蕾舞。她有一個芭蕾夢,穿上裙子,踮起腳尖,旋轉起來,就可以活在夢里。她四歲不到就有夢,我真為她高興。
媽媽還是那么喜歡買衣服,她領著我們穿梭在各大商場。我忽然有點頭暈。如果只是生活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該是多么無聊。但我們有親情,有夢想,物質只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