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丹青”繪就黨史學習教育縱深線
?????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文章指出,要著眼堅定歷史自信,堅持不懈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
????? 黨史是黨員干部學思踐悟最直接、最生動、最鮮活的“紅色教材”,黨員干部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必修課”“終身課”,以永不停歇的學習態度,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錘煉理想信念,建功新時代。
提筆不枉“丹青手”,呼之欲出,彰顯厚積薄發的學習沉淀。“欲寫云水姿,安得丹青手”,古人把畫家稱為丹青手,丹青手栩栩如生的畫工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不進則退,此世人之常。在學習黨史時,黨員干部要以持之以恒地態度,堅持“理論學”與“實踐學”并重,“全面學”向“系統學”轉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黨員干部要學習《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書籍,就要以“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穩扎穩打學、反反復復學,不僅要學習黨的歷史、重要思想,更要學習國家方針政策、重大事件,要堅持廣泛學、深入學、鉆研學,不斷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推動理論學習走向更深、更實。
執筆沾染“丹青色”,層林盡染,永葆初心底色的理想信念。丹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顏料,具有比植物性顏料保存時間長,不易褪色的特點。黨的百年歷史經驗歷久彌新,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善于在黨史教育學習過程中錘煉黨性守初心、增強信念擔使命,以永不褪色的理想信念走好每一步。新時代、新征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轉變,對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理想信念提出了更高要求。黨員干部要堅持理論指導實際,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自覺掃除“歇一歇、等一等、靠一靠”惰性思維,摒棄調研裝樣子、工作躺平式、干事摸魚式的不作為、亂作為,努力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艱難險重的崗位上,不斷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全局性,練就為民服務的“真功夫”、鍛造可堪大用的棟梁之材。
落筆輔以“丹青紋”,相得益彰,踐行學用相長的成果轉化。建筑的裝飾從外向里,從下向上輔以花紋,花紋與建筑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延安整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等會議沿用的“自我革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新時代,迫切的需要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前仆后繼地扛起“接班重任”、握緊奮斗“接力棒”。黨員干部要堅持對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堅持不懈地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作為推動工作的“助推器”、創新工作的“強引擎”、做好工作的“標準線”,以雷厲風行的闖勁、所向披靡的拼勁、鐵杵磨針的韌勁,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深入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理念,努力在新的“趕考”路上接續奮斗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