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Yosemite

1

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想給自己改個名。

那時候,剛買了本字典,求知欲無比龐大,把我爸我媽還有我們班最漂亮的那女孩的名字都查了一遍,試著去發現其中的寓意。我的名字聽起來雖然普通但是字典里解釋也是很正面的。這一度鼓勵著我去學習更多的生字。對于一個剛剛開始通過文字認識世界的小孩來講,也是十分歡欣鼓舞的了。

沒過多久,我便忌恨起我的名字了。


Yosemite

2

事情是這樣的,初中到鎮上讀書,我們班竟然有兩個跟我同名的,而且都是女生,讓我深受打擊。在自我介紹時,別人會說,這不是女生的名字嗎。當初那股沖著人解釋自己名字的驕傲一瞬間就消失了。更糟糕的是,有個生物老師很喜歡挑我們三個名字相同的同學去她那里背書,還說要考下我們哪個更厲害。之后我就更加對我們的名字憎恨了一分。

后來知道年滿18歲就自己可以改名字了,但是那時候所有的戶口學籍什么的都填好了,不了了之。名字就這樣成了個遺憾。后來想一下,不就是個標簽嗎?心中釋懷不少,但是,僅僅只是個標簽嗎?

在美國,有這么一個地方,叫做Yosemite National Park,相信大家對這個地點不會陌生,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國人慕名前往。Yosemite National Park中文名叫做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是印第安語,中文發音優勝美地。這名字我第一次看就記住了并且把它列為去美國必看的一個景點,雖然我只知道它的名字。

還有個例子,叫天涯海角。這個咱們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在經過歌曲的渲染,瓊瑤劇的烘托,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美好想象,早就想一探究竟:天涯海角浪漫嗎?真的是天之涯海之角嗎?上大學時,一哥們兒特別想去看看,去了之后回來說,艸,原來是海邊豎著幾個大石頭。

這就尷尬了。

如果小時候只是糾結自己的名字的話,那我們長大后就有了更多的糾結。比如說取網名,游戲賬號名,QQ,微信,收件人名等等。我們希望別人記住我們并能夠給別人好的印象,從此我們就陷入了取名的艱難選擇之中。


Yosemite

3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怎樣才能取個好網名呢?如果你(如果你是經常接觸互聯網的這類群體)也拿不定注意的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體現專業性

名字就是標簽,就是你的形象。特勞特在《定位》這本書中解釋定位為:“如何讓你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互聯網時代,在別人不知道起的情況下快速識別并定位你是很重要的。不如說我要去搜個PPT,那我肯定會搜設計這類的詞匯,當你找到一個,比如說美侖設計,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名字很專業,像一個公司,又像一個工作室的名字。恩,其實就我一個人在搞這個號,每天做模板寫教程寫文章,分享給大家一些好玩有趣的,可是我不說你不知道。

2,好玩有趣

這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大家都想躺床上扣手機看熱鬧。現在互聯網流量哪個多?第一是黃色內容,第二就是搞笑娛樂。黃色內容衙門不讓搞,能光明正大得搞的就是搞笑娛樂了。在這個網友都自發給杜蕾斯寫文案發廣告的年代,你不好玩誰稀罕你?

3,文案能力

我知道大家都痛恨標題黨,但是對于寫文案的人來說,他們不這樣做你就不看了,不看就沒有人看沒流量了嘛。對于優秀的內容來講,如果有一個平庸的標題,那閱讀量和傳播自然不佳。最近在看一本書,關于用戶體驗的,書名叫做《用戶體驗要素》,告訴我,你有想看的欲望嗎?不過,這本書寫的特別好,特別是對于做UI設計和PPT設計的同學,強烈推薦。以后幾期我也會在這里寫個小文章給大家看一下,我相信我們非專業的同學也可以看懂。

4,好聽

你必須承認,你的名字要好聽才行。我們不僅是視覺動物,還是聽覺動物啊。給大家一個名字聽聽:淑雅。大家有什么感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美國這個名字的時候跟聽到優勝美地的感覺一樣,這么好聽的名字,一定很好吧?在日本,日本人把美國翻譯成米國,如果你第一次聽到的是米國,我相信你對這個國家的印象會大打折扣

對了,起名字時還要注意歧義,我有個老師叫楊偉,每次上課這老師都悶悶不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