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是人類學習最基礎的一種方式,只要識字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捧起一本書進行閱讀。在當今這個知識的年代,懂得多自然是自己的一種資本,當然對于年輕的我們而言,看書也要有所選擇。如果看一本書,得到書本中更大的價值,是不是更美好。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讀書?
1,為了更好的生存
很明顯,現在已經進入到知識的年代了。懂得知識的的深淺,絕對可以影響個人的高度。羅輯思維合作的那些大咖,大多數人是會利用書本來學習的能人。讀書有沒有三六九等?當然是有的,書讀的深,某一個領域內研究的深,可以創造出更多價值,價值可以變現。
你知道一本書,這本書對于你來說不過是數據,你真正去讀了才變成信息,將讀的書拿出來用才能夠變成你的知識,這些知識運用的好,獲得更大的價值,你的價值才能夠上升。
所以,讀書也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2,讀書可以增加個人素養
真正書讀的多的人,反而越內斂。指天罵地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讀書人,那是幼稚的憤青或者是刻意營銷的運營人。書讀的多,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培養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陶冶人的情操。
書讀的多,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對看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如果每天看穿越神文,增加的應該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并非是真正的學問了。
3,看書可以與人更好的交流
書讀的多的人,知道的內容自然很廣。很多人的職業以人際關系和交流為主要的生存之道。這就要求自己懂得多,每一個客戶都是不同的領域,如果想要跟這些人更好的交流,自然需要更多的知識與之交流。
20多歲的自己應該看什么書?
1,能夠幫我們做出時間管理的書
年輕人是最希望成功的那群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肯付出足夠的努力。我們還很頑皮,還想著各種娛樂項目,刷著不同的朋友圈。因此我們最開始要看的書應該是時間管理的書。
管理的不是時間,是我們自己。如果不去做,不執行,所有的夢想不過是幻想。
推薦書本:《番茄工作法》 《精力管理》《和時間做朋友》
2,能夠幫我們做出知識管理的書
這個方向的書本我是今年剛剛接觸到,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學無止境,我們如果東學學,西學學最終得到有價值的信息非常少,成甲老師認為我們對于知識的補給應該是有關聯性的。
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記憶方法是宮殿記憶,他利用的就是事物的關聯性。
成甲老師認為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大多數的精力應該找出書本中的關聯性和重要的點和其他的知識進行火花對碰,不是單純的將一本書從頭看到尾。
推薦書本:《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好好學習》
3,個人能力增長的書本
每個人都應該專攻至少一個領域,我一直都認為每一個人至少在某一個領域內可以成為大咖。只有當你在一個領域內有了足夠的水平和高度,你才能夠和其他領域內強大的人進行交流,得到更好的知識兌換。
如果你是小白,要跟大咖交流,大咖該和你交流什么?即便別人真的愿意免費分享,分享的多半也是最基礎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先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是銷售,那你至少要關注自己銷售這個系列的書,如何做銷售,以及市場的趨勢包括優秀的人如何做銷售的方式等等。讓自己成為銷售這個領域內的大咖。
如果你是其他行業,就認真研究自己行業的深度,讓自己變得更專業。
推薦書本:自己行業,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的各種工具書,業務書。
4,培養個人興趣的書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我們的時間分配一定要有閱讀愛好提升的書本。比如手繪最近我非常感興趣,于是我開始閱讀手繪序列的書,雖然畫的還很丑,但是慢慢照著畫肯定能畫出一點什么。
我之前喜歡吉他,沒有學過吉他,看看吉他書,聽聽教程,也能夠簡單彈出一些東西來。
如果可以,個人的興趣最好有一定的提升。我的理想是,我的手繪以后也可以畫出簡單的圖形,可以跟會手繪的人進行交流。不要求練出多厲害和成為培訓的講師,至少也是一個不錯的愛好。
假如你寫字不錯,可以看看如何寫出更好的字。如果你吉他談的不錯,可以了解一下吉他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假如你喜歡練習瑜伽,不妨慢慢的學習,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
我們要會學習,也要會休閑,會生活。 ? 愛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丟。
推薦書本:培養個人興趣愛好,增加愛好水平的書本。
5,業余書本
每個星期至少有這么一天,你可以看看業余的書本。比如我現在專攻學習,知識管理,但不影響我看《盜墓筆記》《岳飛全傳》《三國演義》這類業余愛好書。
有人說讀書應該是高雅的事情,我認為高雅不是一定要坐在陽臺上,品著茶,看著書。看看你自己的書,做一個內心內斂不讓人討厭的人即可。
年紀稍輕的我們,對于知識的追求還是無底洞,對于業余書本的涉獵也不過密,30歲之后的我,可能會捧著各類書研究,但是20多歲的我,更愿意看一些能夠提升我個人能力的書本。
因為,最年輕,最活躍,精神狀態最好,牽絆最小的時候,我更愿意拼命學習和努力。
推薦書本:隨意。喜歡看啥就看啥,建議看業余書本不要超過1本,除非是你真的很想看什么書的話。
怎么樣讓看書得到的價值放大
同樣的一本書,你給不同的兩個人看,得到的東西一定不一定。因為看完之后兩個人對于書的深度理解肯定不同。
1,如何認真的看完一本書。
幾年前我看書就是從第一頁看到最后一頁,看完就算結束。并沒有覺得哪里有不妥。但是幾年后我發現我看的那些書,并不能夠給我提供幫助,因為我需要的時候,早已經忘得精光。
認真看書的前提是:學會拆書,記錄筆記,提出疑問,合理的利用時間去看書。
我自己手機下載了番茄鐘APP,為了能夠種更多的番茄,我基本上在設定番茄鐘看書的時候全神貫注,你設置了番茄中,手機的很多功能就不能使用使用,強制性的切斷了你和外界的干擾。
2,如何拆解出這本書更大的價值。
我現在看書喜歡做更多的筆記,筆記不是摘抄書里重要的東西,而是對于書本里面的概念提出疑問,為什么作者愿意用這個觀點?這個觀點的優勢在哪里?他從什么范圍考慮這個觀點?這個觀點我是否認同,如果不認同原因是什么?是作者的思路不認可,還是不適合自己的生活?
一本書,認認真真的被自己拆了又拆。然后盡可能的把書研究透。看書的速度雖然慢了,但是得到的價值更多了。
當然,拆書一定要拆對你有利的書,如果你覺得書里的觀點你暫時用不上,完全可以跳讀,得到書里面最重要的東西即可。
我最近學習手繪,和思維導圖這兩種方式,也是一種拆書的好方法,推薦大家一起使用。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看書方式,只要你認為好的就行。看書如果研究的不透,不如不去看書。浪費那么多時間,如果對一本書的概念還不夠理解,那真的是傷時間的表現。
所以,學會認真看書,學會拆解書本知識,是看書最重要的兩件事情。
什么時候看書?看書多長時間適合?
長期堅持看書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從隨意看書也慢慢的有了規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如果利用番茄鐘進行定時,我認為一個人每天至少要看到120分鐘。
番茄鐘是25分鐘一個點,看完25分鐘手機會響,可以休息五分鐘活動一下,聽一首歌。每天保證4個番茄鐘也就是120分鐘閱讀最少。
我可見過看書比我時間長好多的,但是長時間閱讀我堅持不下來,因為我每次看書超過2個小時脖子就很難受。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身體狀態去規劃自己的看書時間表。
學習是件美好的事情,將它養成一個好習慣,并且堅持下去,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價值。
對于看書我只是初學者,但我分享出我自己的看書方式,希望對您有益,很多人看了數百本書得不到任何價值,歸根到底是看書的方式不對,有些書不是不適合你,是自己的高度還不夠。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拿出來看對自己當前價值更大的書本。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