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微信公號人越來越多,甚至在很多圈子已經是寫的人比看的人都多了。
可以說這個行業,或者 自媒體行業是越來越競爭激烈。
這個行業有幾個明星網紅。
羅振宇,吳曉波,高曉松,papi醬等。
他們已經取得了在這個行業巨大的利益。
包括微信的大號,十點讀書,世相,鬼腳七,奴隸社會等。
最少都是幾十萬,最多的是一千多萬粉絲。
當然粉絲多,不代表粉絲的質量高。
我偏向認為羅輯思維的粉絲粘性最高,對羅振宇的貢獻是最大。
在賺錢能力這個方面,我確確實實是佩服老羅。
我自己做的這個小自媒體其盈利能力只是能賺點外快。
但是我清晰的認識到一個問題,當然也是經歷了一些挫折才認識到的。
雖然這個行業看似很光明,但是確實就跟你去搞藝術一樣風險太大。
所以我認為我現在比較明智的做法就是,業余做。
我現在做自媒體,寫公號的時間,每天也就30分鐘,寫個一兩篇。
因為內容還是比較好,所以有人喜歡我。
現在有幾個粉絲轉化為我的伙伴,幫我去做推廣編輯等,當然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相互合作利用這個平臺,比如你們也看到了,有時候會有漫畫和音頻等。
所以我每天大概花在自媒體上的時間就30分鐘不會太多了。
這是輸出。
但我看到確確實實有很多人,全職去做這個。
很多人全職做,可能一個月才靠這個賺2000,或者3000等。
就敢這么做。
說實話,即使自媒體這個行業一個月能夠給我帶來1萬的收益我都不會考慮全職。
但如果是2萬以上的月收入也許就會考慮了,當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權衡利弊。
權衡自己的未來這件事是否值得
因為單一靠做一件事情,寫文字這件事情,每天更新一篇文章,寫5年.
也許你圈住了一些粉絲.
但很可能你后續的內容升級迭跟不上了,粉絲也會漸漸流逝.
做這個行業,和其他行業都一樣.
你的文章你的內容就是你的產品.
你的產品必須要持續迭代,要有持續的迭代能力才行.
光是天天在家看書這是不夠的,還要去接觸人,去實踐,去體驗才行.
所以創作能力枯竭就是第一大風險.
第二大就是粉絲可能會導入其他的選擇,比如在這個領域比你更牛的人出現了.
那么他就可能關注別人的了.
第三大就是他對你的技能培養不明確.
你寫短文是無法創造巨大價值的.
你寫書可以,做編劇可以,文案確實可以.
但寫短文賺錢確實以后不能瞬間創造價值,必須要依托粉絲.如果粉絲不見了,你的賺錢渠道也就沒有了.
就跟現在明星一樣的,如果這個明星不具有被消費的價值了,他也就會逐漸被雪藏.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面.
即使你要做自媒體,也不要只會寫短文,學學如何寫編劇,如何寫書,文學作品,甚至去搞教育培訓都是可以的.
而且內容創業這個確實非常需要天賦.
沒有好的內容切入進去,你是無法獲得粉絲的.
在你都沒有定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時候,隨便寫寫幾乎都是無用的.
首先,你是不是很輕松的就能在知乎上寫5篇萬贊以上的文章
如果你能持續寫出來,說明你的內容還是OK的。
你可以先測試。
當然保險的方式還是。
你業余做,做到一定程度了,比如業余賺的錢都比主業多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全職做了。
當然全職做也要考慮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要考慮這個時代需要不同的技能為你保駕護航才行。
單一技能很可能會讓你的陷入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