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作業

? ? ? ? ? ?信陽市平橋二小 ? ? ? ?楊磊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作業:你怎樣理解曲則全,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道出自己的感悟。

? ? ? ? ?以曲求全,歸于人生的圓滿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性格很直的人。按理說,這樣的人說話不繞彎子,直來直去,肚子里沒有花花腸子,想說啥就說哈,如此的率真與單純,應該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可是事實并非如此,這種性格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人,人際關系反而很緊張。他們愛恨情仇,呼之即來; ? 怨恨惱怒,如影隨形,因此,讓很多人都選擇遠離他們。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一類人的,氣質屬于“多血質”。理論上講,這類人:脾氣急躁、暴躁和焦躁,行事魯莽,易因小事而大發脾氣,辦事不考慮后果,事后又后悔,雖然“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易沖動發泄,感情用事,缺乏耐心……

咋看這段描述,好像站在面前的就是以前的那個我。也許這是性格使然,“山難改,性難移”,以前我的確相信。

跟著老師走過了一年的課程,領悟了1=1+1的邏輯,我既知這種氣質的人的劣勢,又知這種氣質人有很多優點。可是往往功過不能相抵,有時因為一件錯事,會把十件好事掩蓋的看不到痕跡。

跟隨老師學習經典,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我很幸運。我深刻地認識到修行自己是解決自己性格缺陷的法門。我更相信,人的修行到了,性格也就自然可以隨之改變了,而且改掉的是“多血質”氣質中不足的那一部分。

跟著老師系統學習了老子《道德經》的第一階段,領悟到了老子的精英思維對我做人處事的指導意義。

對照《第二十一章》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章告訴我們的“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我反思自己,做的非常不夠,也難怪以前工作時常不愉快,不順心,原來是自己走進了錯誤的人生軌跡之中,不懂得做人在于“跟誰也不爭,創造出自己的價值,誰也拿不走”的邏輯; ? 不懂得“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由于這足多的“不懂”,才讓自己這么多年來沒能做出成績。

尤其是從事學校管理工作,如果早期明白老子講的“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處事哲學,我就會放手,把很多機會留給我的伙伴,讓他們快速成長與成功!

如果我早些時候明白“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相信我帶領的團隊,會是另外一種局面。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由此,我看到了一個不成熟的自己。

通過老師的解讀,我真正認識到老子的《道德經》才是真正做人的學問、做事的套路。明白這種套路的人,一定是“太上,下知有之”。的確,最好的管理者,是實行無為而治,以文化治,讓下屬以為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

突然知道,從事管理工作,應該如老子所言:“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意思是說,如果作為單位領導明白了多辦事少說話,說的話都是很重要的話,懂得運用無為而治,百姓都各順其性,各安其生,當大功告成后,百姓還處在渾然不覺的狀態,那該多好啊!

對照老子的《道德經》,我忽然就明白,人為什么會分為三六九等。也明白了有的人不管從事任何職業,都能成為行業高手。忽然明白,有高人指點一定少走彎路。

我慶幸我遇到了竇老師。老師二十多歲就能領悟老子《道德經》智慧。難怪他那么通達人生,也難怪他能夠給予我們關于《道德經》的最契合實際的致用。同學們跟隨這樣的老師,這樣的高人,不會浪費寶貴的生命時光。走進高人的思維系統,那么我們離成為高人還會遠嗎?

尤其是學習《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老師把我們帶到了追求人生完美的系統。“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理解了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誰還會去渾渾噩噩游戲人生?

學完本章,老師給我們布置這樣的作業:你怎樣理解曲則全,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道出自己的感悟。

首先,“委曲求全”,方能贏信任。

生活中,當一個人受委屈的時候,其實是接受考驗的最佳時刻。如果一個人不能承受一些挫折,承擔不了一些事情,他也就難以擔當重任。

這次在西南大學培訓,其中一位教授講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一秘書跟著一董事長乘電梯,電梯中共有三個人,董事長一時沒有憋住,忍不住放了個響屁,為了避免尷尬,董事長故意說:“你小子也不忍一忍!”誰知這傻小子,脫口而出:“老總,不是我!”后來,這個秘書收到了一份辭退通知書,理由是,你連屁大的事就擔當不起,還能干成什么大事!

的確如此,該秘書受不了委屈,經受不住考驗,因此,他也就得不到領導的保全,反而得到的是解聘。

如果相反,秘書見此情景,為了避免尷尬,主動站出來擔當此事。這樣不僅挽回了老總的面子,更重要的是贏得了一次擔當的機會,事后會贏得老總更大的信任,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成長機會。

其實對于經不起考驗的人,我認為,晚發現不如早發現,遇見小事情暴露,是為了避免遇見大事情造成大損失。因為每一個人遇見事情的表現,都是他生活的縮影。再加上他不懂得“曲則全”的規則,因此他也就得不到人生的圓滿。

第二,學會忍受,方能避其鋒芒。當一個人的能力與競爭對手旗鼓相當的時候,他往往容易招到嫉妒。只有他的能量諸多方面都超過對手時,他才被真正的被認可,才會將別人對他的嫉妒變成仰望。

第三,能屈能伸,方為做人的根本。

這句話是借用老師的。現實中你會發現,那些能屈能伸的人,不管做啥都非常順利,辦事的成功率也非常的高。就說我們學校的hx校長吧,用她自己的話說,她讀書太少,自認為不會表達,又不能寫,因此感覺自己有缺陷。可是我認為,她的優勢不在于說和寫,而在于與人相處能屈能伸。她雖然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可是他的交際面特別的廣,小到門崗保安,大到區長,書記。她特別樂于助人,她認為越是老百姓需要她幫助時,她越要盡心盡力,因為老百姓求人辦事不容易。于是她就成了很多人的貴人。

可是當她工作的時候,又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執行力,不論是她分管的工作,還是她負責的年級組,工作落實的都非常好,非常快。她善于協調與溝通,于是不論是校內還是校外,凡是難辦的事交給她,她都能夠化難為易。所以,我總是以有這樣的伙伴而感到幸福,感到做事得心應手。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常常以她為榜樣。我告訴自己,會不會做人,有沒有能力,不是學歷決定的,而是跟個人修養與家庭教養等諸多因素有關聯。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就一方面學習老子的智慧,一邊向hx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因為我懂了老子的“人低為王、水低為海”; ? 我懂了放低自己,才能聚集能量。

第四,以曲求全,促進人人向上向善。這是老子《道德經》的陰陽辯證邏輯。

有人說,學校定的規矩,就是要大家執行的,只有紀律嚴明,才能讓老師嚴格服從。這一點的確是很重要的。可是,關于管理教師隊伍,我卻有自己的理解。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有沒有變數?比如說教師遲到問題,就有人質疑,如果老師上班的路上,偶然遇見一老人突發疾病倒在地上,我們老師是為了不遲到一走了之,還是選擇送老人去醫院?如果老師走在半路需要參與救火怎么辦?此時我想說,你就要以“曲”為妙,選擇變通。如果再一味地采取剛性制度去制約人,必然會出現很多的教育問題,也必然會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

老師說人的第一性是社會性的,正能量是需要大家去扶持,去弘揚的。應該說,制度是為了提醒,而不是為了制約。制度是為了規范人的行為,而不是為了懲罰人,更不是為了整治人。

作為領導,執行制度,還有一種責任,那就是“化民成俗”。這也是老子的“無為”思想。按照“太上,下之有之”理論,我們就應該由制度治,逐步轉向文化治; ? 讓人人自危,變成人人自治。

我充分相信,領導對待下屬,你有多么的信任,下屬就有多么的盡責任; ?你有多么的包容,下屬就有多么的感恩。要讓我們的管理從“以人為本”,到“一心為本”,這是管理的最高定位。當管理出現個別人散漫或者守規反彈時,就需要領導出面“教化”了。于是“規則,鞭策,督導”,這樣的“六字管理訣”形成了。而且我們團隊的處事原則是:能愛人,能幫人,能尊敬人。我們的團隊口號是:你不是你,你是你的團隊。

這種通過領導的“曲”,用老子的上善法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把規則變成人的自治,化為人的行動,那么我們的單位就會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吸納宇宙能量,實現人人守規則,人人會變通,人人盡全力,人人當“愚公”。那么到頭來,我們事事歸于圓滿,事事歸于成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好久沒有寫點什么了,我想到的第一個借口就是生活過于安逸,寡淡如水,乏善可陳,可立刻又被自己否決——不過是自己懶...
    孫加號閱讀 403評論 0 0
  • 太陽在我屁股底下照著別人生活的時候我還在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我在思考,世界,宇宙,空間,深海,氣候等那些我無法改變...
    阿拉母雞雷縮的薩玩意兒閱讀 235評論 0 0
  • 我溫順的躺于盤中 大鼠準備愉快地享用 我那惡臭的肉體 英雄和光倏爾出現 他拔出寶劍 刺瞎了大鼠的眼睛 刺聾了大鼠的...
    升而知之閱讀 221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