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1)Ⅰ“只愿長睡不醒的夢”

斯里蘭卡


前往米瑞莎的路上一路好天氣。


沿海公路



哐哐作響的巴士開了五個小時,才從十八彎的山路,開到了如夢如幻的沿海公路。

這里的氣溫瀕臨40°,巴士卻沒有空調。大喇喇的開著所有的窗子,頭頂上幫助空氣流動得更快的老式搖頭風扇,耳邊呼啦而過片刻不停的風聲,和發動機的聲音混合在一起。

竟然也不是太熱。

在人群中,你總能聞到南亞獨特的那種香料味。幾乎是從機場一出來,便能立刻被這股裹挾著香的熱浪所淹沒。這種香濃重中散發著一種熱情,一種令人心潮澎湃的熱情,無聲地和你說歡迎。

于是整個行程中,我都企圖在香料店、雜貨店甚至紀念品店找到這個味道,但都失敗了。斯里蘭卡人并沒有往身上統一涂抹什么,不過是歷史悠久的咖喱飲食習慣讓這里自帶了香氣。

巴士的票價低廉,五個小時的車程,穿越半個斯里蘭卡,居然只要人民幣十幾塊錢。

與價格相當的,就是這里的座位,非常狹小,正常款式的巴士車,一排竟容下了五個位置。左邊兩個右邊三個,中間的過道擁擠地站滿了人。

除了乘客,還有頭頂花生、玉米、炒干貨的小販。

他們從某一站跳上車,從車頭兜售到車尾,再從車尾兜售回來。然后從行駛的巴士上跳下,借著慣性往前小跑幾步,張望著等待下一趟生意。


靠海的餐廳


這里的天極高極藍,大朵的云飄在空中。一整路,隨時往窗外望去,每一眼都像車窗框住了一幅幅精修過的畫,美得心生動容。

被大自然造物所感動的心情,與被人被事所感動的心情大有不同,那是一種你享受此刻卻帶不走任何,只能屏住呼吸不敢眨眼,明白即使把這畫面盡可能多地轉換成相機里的一張照片,也還原不了那種美的感覺。

在這種時候,人變得渺小,進而籠罩著人的事也小起來,好像海納百川的宇宙會將好的壞的一并消化,人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好好的活著。



馬特勒海上寺廟


去米瑞莎需要在馬特勒轉一班車。

馬特勒有個著名的海上寺廟。車在路邊停下來,正好就在寺廟邊上。海上寺廟和大馬路之間,是一段距離不太長的步行橋,橫跨在海上。我們遠遠看了一眼,便離開了。

實在是太熱。

熱得好像所有東西都在反射太陽的光芒,眼睛都睜不開。路邊的小店放著斯里蘭卡語歌曲,聽起來很像印度語,恍然之中,似乎踩在印度的大地上。

來往的女性,包著頭巾,穿著色彩靚麗的長裙,皮膚黝黑。地面滾燙,天空很高,天和地之間的距離被拉得無限大。

幸好換乘的另一趟巴士就在對面。過了馬路便能上車。

一上車就更似印度了!被各種顏色和佛教掛飾填滿了的巴士,廣播的歌曲更加歡快,似乎下一秒,我們便要出發前往寶萊塢了。


米瑞莎觀鯨路上


在《孤獨星球》這本著名的環球雜志中,米瑞莎被譽為“只愿長睡不醒的夢”。主要源于米瑞莎的碼頭,有很多出發印度洋的船只,前去觀鯨和海豚。在晃蕩的船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大洋,和藍得發酥的天,遠方的鯨魚噴吐出一米高的白色水柱,時不時撲棱出海邊的小海豚,讓人產生“不如就死在這里罷”的想法,如果米瑞莎是一場夢的話,來看過它美的人都不再愿意醒來。

同時,米瑞莎擁有平緩的沙灘和奔騰不止的浪,兩者相結合,使它成為得天獨厚的沖浪圣地,即使不會游泳也能體驗一把挑戰大海的快感。

于是一到民宿馬上與老板娘定好沖浪的上課時間,以及第二天早上五點就出發的觀鯨之旅。


米瑞莎主海灘



斯里蘭卡人十分慵懶,節奏很慢。白天熱的時候,是不愿意教人上沖浪課的,一定要等到傍晚,臨近日落時分的這一個小時,不熱,舒服,太陽一落山就能下班的那種,才樂意教學。其他時候,他或者自己沖浪,或者坐在沙灘上自己搭起來的那種小木屋,里面擺滿大小材質各異的沖浪板,和朋友喝茶聊天。

飲品是這個世界多么奇妙的發明啊。明明是一口氣便能喝完的流質液體,咖啡茶啤酒,卻神奇地放慢了時間,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填補重要時間點之間的間隙,讓生活像這些液體一樣流動,發光起來。


平緩的海灘


沖浪體驗是前所未有的。

一來需要非常好的地理環境,跟著浪在漂,如果有礁石或者斷層,撞在石頭上,被浪帶入深海,都非常危險。二來不會游泳的我,很多水上項目都只能望而卻步。也不是沒學過游泳,次次都遭遇滑鐵盧,也不覺得自己是個笨蛋呀,甚至連潛水都會了,也還是沒學會游泳。

這里的地形,平坦的沙灘向海里蔓延幾十米,走了很遠海水也不過淹到肚臍眼,潔白的浪花有規律的往沙灘滾動,幾波小的浪之后是一波大的浪,大的浪有助于從沖浪板站起,小的浪是沖浪板往前的動力。

先在地面學習基礎動作。

教練根據身形為我們選擇合適尺寸的沖浪板,趴在板子上學習如何將自己的身體撐起,如何在浪來一刻用腿的力讓自己站立并保持平衡。整個活動中最重要是就是平衡力,手掌、雙腳、膝蓋,任何一方的受力都將改變沖浪板的平衡,所以每一步動作都必須力道精準,將身體與沖浪板合為一體,才能在浪中像一艘帆船一樣前進。

與自然有關的大多數活動,都需要我們順著它來。除卻破壞生態便會遭報應這種老生常談,小事中也時時在證明這個道理。例如暈船時,你只需要順著船在海上飄動的軌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跟著浪動,便會大大減弱暈船的感覺,而非固執在飄動中維持一個孤立的穩定。

同理沖浪,抱著笨重的浪板往海里走去時是艱難的,教練會教你在浪來之時把板的頭往上抬一點,浪就順著板子滾了過去,可愛又潔白的浪花似乎從大老遠就大喊大叫:“啊啊啊,要撞上啦讓讓啊!”

而人在大浪來襲時,側個身子,就能給浪“讓路”。

整個沖浪的過程就是在嘗試中不斷去平衡,不斷失敗。摔進水里,重重跌在地上,嗆一大口印度洋的海水,或者從頭到尾都沒能站起來,趴在板子上便被沖到岸邊。

落日的余暉灑在海邊上沙灘上,一大片,金燦燦的,眼前所見都變成剪影。略有余溫的海水從身上流過,帶著暖意。終于成功站起,與浪一起沖到海邊時,遠處的教練都鼓起掌來。


體驗沖浪


次日,凌晨五點鐘。我們坐在兩邊通透的Tutu車里,穿過剛剛蘇醒的街道,繞過熱熱鬧鬧的海鮮早市,到達碼頭時陽光已經相當好了。

船緩緩的搖晃進印度洋深處,海水變得越來越藍越來越清澈,天空很高很遠,除了這艘船,這個世界好像別無他物,被無邊無際的深藍包裹著。


搖晃在印度洋上


這個季節來看鯨魚,基本上都是前來避寒的歐洲人,四周都是白人面孔,或坐或立,安安靜靜的。比起熱帶國家斯里蘭卡,歐洲這個詞自帶一股來自北冰洋的寒風,白皮膚的人,簡約的設計,黑白灰的裝修。于是天氣一冷,他們便逃也似的飛往熱帶國家,再不濟也去一趟地中海,像不在南方、就在飛往南方路上的小燕子。

我們盤腿坐在船頭,靜靜地感受這片蔚藍。陽光刺眼,我瞇著眼睛。前方的海水被照耀得發白,頭頂這朵白云成了右側海水的遮陽帽,被擋住大太陽的海水更藍了,晶瑩剔透。


小海豚



大約一個小時,船長停下發動機,緩緩向幾艘同樣悄無聲息停著的船靠近,我們看到一大群小海豚翻滾著前來,又翻滾著離開。一只連著一只從水里冒出,再消失在海洋里。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海豚,在陽光反射下發亮的可愛小動物,配合這廣闊的海域,大自然的造物感一下讓人十分動容。

我們繼續前往更深的地方尋找藍鯨。

藍鯨是獨居動物,不太能在固定的區域見到。船長有著尋找它的豐富經驗,所以會緊密捕捉平靜海上的任何一點情況。有時候是突如其來的一股水柱,有時候是龐大的半邊或灰或白的身子。這是最重要的幾秒,全船人都緊張的等候船長大手一揮“over there”,然后大家不眨眼地向那個方向望去,舉著手機相機,爭前恐后親手拍下這下這一刻。


——我在斯里蘭卡的日子(未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先來報備一下,消失的半個月,我浪去了斯里蘭卡。這趟錫蘭之行,從出發到返回,共計12天,其中因為轉機的緣故,在吉隆坡...
    我是哆啦K夢閱讀 1,395評論 17 31
  • 因山的巍峨,停下了心,加快了腳步 漸入山中,層巒疊嶂,腳下的路亦崎嶇難行 山色引誘著我們往里前進,縱使蜀道又何如 ...
    墨上梢頭閱讀 95評論 0 0
  • 人活著【原創】人活著【原創】 人活著 不僅僅是為了生存 要不然人生的字典里 不會有理想與追求 不會有善良與正義 不...
    我是蘭姐閱讀 1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