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在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會》中,就是看到他對日本人的呼吁: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要學會武裝自己,要讓自己變得有競爭性。文章中說到要掌握三件神器包括英語、IT和金融。
英語作為世界的通用語言,學習英語就可以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是讓自己不局限于國內媒體,通過外國媒體的報道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與信息相關的技術。現在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掌握了信息技術,就是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源,也就掌握了機遇。金融,可以認為是股票、基金、黃金和原油等,簡單的來說,學習金融知識,就是能讓錢生錢,給自己不斷的創造財富,改變退休后只能領取退休金的現狀。
因為現在周圍太多了人,安于現狀,覺得自己在一個安全的位置上,每個月能拿到固定的收入,每天有規律的生活,不發生什么特別重大的事情,基本上一輩子就這么過了。但大前研一在書里說的,不要一味的相信政府和媒體,自己要有思考的能力,多問為什么,多去探索事物的內在。而且要多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打造自己的興趣。要居安思危,在最安全的時候,人的警惕性就降低了,就不會讓自己對外去擴展。對我自己來說,更是要行動起來,積極發掘自己的興趣,多閱讀,多思考,要改變自己的人生的,其實就是自己本身不放棄,不隨遇而安的意志。
而向外擴展就需要找到學習的目標,《低智商社會》中提到日本需要向美國學習移民政策的開放、向德國學習經濟的發展和向韓國學習教育改革等等。而文中提到,大前研一發現韓國的學校都是以英語來進行講課的,這不僅是讓韓國人能掌握英語,也能將來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而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是韓國人。而韓國的學校都會給自己定下目標,比如要以打造成某某領域的領導機構的人才為目標,使得他們的都有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再從國家的層面轉向個人的層面,也是一樣的情況。一個人也需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并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進行取長補短。也不能原搬不動的去學習,而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有目的的進步。比如關注一些閱讀與寫作方面的信息,閱讀一些古典的名著,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信息網絡化的時代,要隨時能洞悉周圍世界發生的事,并運用自己的思考來理解它,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