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養成用提報思維做事的習慣?

昨晚給客戶做方案的時候,對于提報內容的邏輯順序怎么調也不滿意,這個時候腦海里突然閃現了一個概念叫“提報思維”。于是我閉上眼,把自己放在了提報現場——客戶的會議室里,開始想象對面的坐了一排客戶,正眼巴巴盯著大屏幕上的方案。

我想象著客戶的問題,客戶的需求,現場應該如何進行提報,再把提報的順序轉化成方案的結構,總算找到一個邏輯。

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上司曾對我說過:“在把你的成果交給我之前,一定要自己演練一遍。任何小的失誤,錯別字,標點符號,投射在大屏幕上的時候都會被放大。原來不起眼的小錯誤,有可能會造成極惡劣的影響。”

現在回想起這句話,也是提報思維的一種體現。

那么什么是提報思維呢?

想象你手上的東西(比如一個計劃,一個活動策劃)最終要面對的受眾是什么樣的,要解決受眾的什么需求,并以將其最完美地呈現為目標去完成,我把這種思維稱為提報思維。

首先,提報思維是終稿,是成品

終稿就是不再修改,成品就是可以直接應用。

這個所謂的終稿,不光是在面對客戶的時候,也適用于公司內部。當上司給你安排個任務,你提交給他的,一定是經過縝密的思考得出的最終方案。這個最終方案,代表著你目前的最高水平,說是你當前知識和經驗的集大成產品也不為過。

如果你再多考慮一層,即你上司拿到你的方案會如何修改,可能會需要什么資料,以及將如何拿著這套方案去和客戶提報,那么除了你做出來的方案,還需要把更多的資料、更多可能的策略方向作為附件一起提交給他,你的價值會更加凸顯。

當你提交給客戶一套方案,要確保這套方案是可以直接應用的。一套包裝,一張海報,可以直接下場印刷(雖然很難做到,但這是我們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成品。

這里涉及到一個概念叫“完成度“。完成度高的作品和方案,經過充分的前期調研,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對每一種可能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并進行了優先級排序。最終的成果不論從邏輯上還是視覺效果上,都很難被客戶反駁,并且很難提升。

最高的效率就是不返工,一次把事情做成成品。

其次,提報思維是落地,是周全

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廣告人,我進入廣告行業頗費了一番波折。最初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的時候,遇到一個非常注重創意的上司。因為本身是一家小公司,對接的客戶預算往往吃緊,客戶的需求一般也僅限于文案及平面設計。注重創意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我的上司為了實現一些他認為好的創意,往往忽略了客戶的預算,讓我們做一些根本無法執行的方案。

因此,當方案中涉及到第三方合作,如拍攝廣告片,邀請明星代言,H5定制化開發等內容時,客戶往往是不買賬的。這就讓我們的方案的價值大打折扣。

很多時候,我們考慮一個方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創意本身是否能夠促進銷售,還要考慮客戶本身的資源和稟賦是否能夠支持這個創意的開展。在創意之上,是一個企業的綜合實力,是客戶的經營邏輯,決心和執行力。如果不周全考慮這些因素,是沒有辦法做出讓客戶嘆服的方案的。

提報思維是服務于最終目的,隨時回到原點思考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的方案是從一個原點開始發起的。然后經過調研和頭腦風暴,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偶爾會發生方向的偏離,一個錯誤的判斷,一次不太充分的溝通,都有可能讓我們的項目進程產生偏移。如果在偏題的基礎上,再往前推進,則會偏題更遠,最終方案將離題萬里。

因此,我們要時刻記得,本次方案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客戶希望我們幫他們解決什么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始終要服務于最終目的的。所以在做方案的過程中,每推進一步,都要回過頭來站在原點思考,這一步是不是走對了,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設想我們站在客戶面前,提出解決方案,是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越好,我們的價值就越凸顯,我們相互之間的信賴關系就進一步加深。

當我們站在上司面前,提出自己的方案,是要讓上司看到自己的價值,你做的越充分,甚至超出了他的預期,那么你就離升職加薪不遠了。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的方法和態度的轉變,是因為意識的轉變。時刻想著最終呈現結果,并以此為前提思考工作流程和方案規劃,是我進入營銷咨詢行業后學到的非常有價值的意識。養成用提報思維做事的習慣,將幫助你減少廢動作,迅速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于千千萬萬臺電動車滴滴聲中 辨別出母親下班到家的信息 與其說是一種默契 還不如說是心有靈犀 時光把他們沉淀為老夫老...
    慕星讀者OR獨者閱讀 125評論 0 2
  • 有些人一開口,你就知道這人厲害。曾經一度巨羨慕這樣的人。 思路清晰,分工明確,直達重點..... 元認知,一種反思...
    Alexis_趙楠閱讀 191評論 4 3
  • 也許,我是不懂得愛情的。 從在知乎上看到“友情是你有一塊糖分他一半,愛情是你有一塊糖全給了他”這句話開始,我大概地...
    如翎閱讀 1,41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