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窮查理寶典》又對昨天的有了新的體會,所以今天的這篇想要接著昨天得話題繼續講一下。
查理在第十一講的前言提到這篇整合的《人類誤判心理學》有四個缺點:枯燥難懂、容易被學院派批評、可能讓喜歡自己的人對自己不滿、讓自己顯得像傻瓜。但他依然想要整理出這篇整本書里作者最推薦的的演講稿。查理一直很強調要把有把握的東西做好(書中前面他一直提到要明確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事。)但是面對“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有可能讓親人和朋友感到痛苦,可能讓自己丟人現眼”的行為,他依然要這樣做。他解釋道一、他熱愛這種指出和談論傳統智慧中的錯誤,即使吃盡苦頭也很難改掉這樣的習慣。二、第歐根尼說的一句話:“從來不得罪人的哲學家有什么用呢?”三、這種編排心理學的方法一直對他很有用。
以前有段日子特別喜歡看雞湯,羨慕里面的人能夠不顧周圍的評價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成功后回來能和大家輕描淡寫地講述這些。很多愛情故事里也會去歌頌那些不顧家庭社會的眼光為了自己的幸福挺身而出的事跡。其實這些跟查理這種情況一樣。我和別人聊天時莫名其妙就會蹦出幾句雞湯來,其實大多都是去做你喜歡的東西,這樣的生活會很棒!
那是因為我覺得那才是真正對的事情,很多事情不能夠用值不值得去評價。當別人告訴自己這個是個熱門專業很好就業,我選擇了它;當別人告訴我到大學要多交際,積累自己的人脈,我又試著做了。但是那時候我自己并不快樂,生活過得很迷茫。直到當時看到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告訴我:“人的幸福感會被人際關系所影響,人生的意義是由自己來定義。”往往我們很容易會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尤其像父母長輩,當然我并不想責怪誰,因為每個人給意見自己其實都是希望我能夠更加好。他們往往會告訴自己哪條路更加有利于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只有自己才會明白。就好比有些故事里講,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的對象各種條件不好,一定要反對他們在一起。但是他們在一起時候的那些甜蜜和幸福,父母又會知道多少?我覺得人的一生會有很多事情不是應該去考慮它值不值得做,而是你覺得自己想不想做,當你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時候,就放手去做就是了,一切皆因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