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百天的讀書筆記】讀作家江湖夜雨的《萬馬齊喑時代的清才子》隨感(四十四)

嗜煙嗜肉,嗜色嗜硯

紀曉嵐有著超乎常人的癖好,一嗜煙,二嗜肉,三嗜色。

關于嗜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從《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里的深刻印象,一整部劇里都被“紀大煙袋”的叫著。紀曉嵐可不是抽的鴉片,也就是普通的煙葉。江湖夜雨先生所述的“之所以有這個綽號,是因為他用的煙桿煙鍋特別碩大,大煙鍋能盛三四兩煙葉,可以從虎坊橋附近一直吸到圓明園。對北京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虎坊橋到圓明園,現在就算坐地鐵也要將近30-40分鐘,紀曉嵐那個時代,就算坐馬車,也得3個鐘頭左右,這一袋煙,分量還真是不少。”我大致算了一下,這樣的煙量,就相當于現在一個煙鬼連續抽了一整條煙似的。

電視劇里演紀曉嵐經常在朝堂上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和皇上的面抽那個大煙槍,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出現的,誰知道里面會不會夾個刀子呢?

再說了,某些人戒了不良嗜好之后,就好討厭別人這么做了。就像乾隆戒了煙之后就反對別人抽煙。

《鐵齒銅牙紀曉嵐》里演了一段一段“有天紀曉嵐在御書房吸煙,乾隆跟和珅來,紀曉嵐沒地躲,只好把煙鍋塞進袖子里,火卻沒有滅了。乾隆還出個對子讓紀曉嵐對‘抽進吐出,興云造霧,七尺丈夫卻燒火。”紀曉嵐一邊不讓煙冒出來,一邊對“熏喉燎嘴,壞脾傷肝,圣朝學士……”和珅調侃“圣朝學士要冒煙。”這個估計是那位“編劇界的老炮”自個兒編出來的。真實的有個事呢是在編《四庫全書》皇上視察,紀大才子被煙燙得齜牙咧嘴,乾隆問原因他如實相告了,不過腳還是被嚴重燒傷了。作者在最后也述說“后來皇帝體諒他,特許他辦公閑暇時可以破例抽袋煙。”

紀曉嵐的嗜色,那是超級驚人的,有人說那很多人都好色呀,這有什么。畢竟現在內涵段子到處飄,老司機們滿街跑。但是呢,紀曉嵐的好色那可不一般,不像費玉清說個“嘿嘿嘿”的黃段子就行的。像這本《清才子》中引用的采蘅之的《蟲鳴漫錄》中記載的“紀文達公……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不可缺者……”那真是進家門就準備者啪啪啪,難怪江湖夜雨先生如此評說“由此可見,紀曉嵐性欲旺盛至極,一天竟達五次之多,比一日三餐還多出兩回。”我是覺得不止五回的,說不定就是現實版的“一夜七次郎本人。”

.《奇葩說》有集一個小辯題“如果買買買和啪啪啪只能選其中的一個,你會選哪個。”如果紀曉嵐參加了,那毫無疑問是選“啪啪啪”的那一方。江湖夜雨先生所述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有個橋段是乾隆賜了兩個宮女給劉墉,試試他能不能禁得住美色誘惑,結果劉羅鍋沒有能守住,‘失身’了,其實這個故事原本是紀昀的,編劇給移植了。”但是呢真實的情況那兩個宮女可不是乾隆用來試探紀曉嵐的,而是特意賞賜給他泄火的。《老梁故事匯》里講述的“有一回他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呢,熬夜得連著在這寫字,研究,據說就有兩三天沒近女色,說紀曉嵐一不近女色,叫‘肌欲裂,筋欲抽。’就這肌肉都快被抽出去一般。乾隆說看你這么辛苦,來吧,我賜給你兩個宮女,這兩個宮女晚上陪紀曉嵐,第二天乾隆再來一看,這腫全消了,血絲也去了,這真靈。那這倆宮女你領回去吧。”這一段《清才子》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江湖夜雨先生在《清才子》中談到紀曉嵐和杜小月之類的女子的戀情都和柏拉圖似的“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大才子孤落落的,像個鰥夫似的,和杜小月之類的女子談一些很純情的戀愛,對于女人的倒追攻勢,還挺能把持得住。這種形象,無疑是經過‘美顏’效果的。”這豈止是‘美顏’,簡直是堪比整容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編劇,被稱為‘編劇界老炮’的鸚鵡史航有次在節目中說“消滅謊言首先消滅虛構。我是做編劇的。我寫過一個挺早的一個電視劇叫《鐵齒銅牙紀曉嵐》,是一個古裝戲。這是一個紀曉嵐紀寶寶跟和珅和寶寶的故事。但你們知道紀曉嵐他是個什么人嗎?他沒有為國家民族,尤其沒有為老百姓說過那么多話去得罪皇上,而且這個人他其實在歷史上很重要一個特點。此人性欲旺盛,孤陽獨亢。就是一日不可虛度。高曉松接一句‘他有一句全世界最可怕的話。’史航接著話頭‘生我者不淫,我生的我不要。’其他的都可以,這紀曉嵐名言。所以他這樣的一個人呢,編《四庫全書》時不能回家,一晚上不能的話,第二天眼睛通紅通紅的。皇上都心疼他賜了倆宮女,名之為敗火。這樣的故事我要寫出來你們不會上火嗎?問題是他還是一個大白胖子,你們關心一個大白胖子每一天一日不可虛度的性生活嗎?你不會關心,我能做的,就是把這段不太好意思的歷史,寫成它現在的樣子……歷史是這個樣子,但請容許我把它美化改變成另外一個可能你們會感興趣的樣子。要不然你去看《清史稿》吧。”

《清才子》倒是好文藝的記載了他的兩個比較有名的姬妾,一個令紀曉嵐傷心欲絕的郭彩符,一個寧愿做名人妾,不做俗人妻的沈明玕。可惜都是紅顏薄命。

最后來說說紀曉嵐的嗜硯。

紀曉嵐作為當時的文化界的代表人物,還是有雅好的。他很喜歡收藏硯臺,書房都取名叫“九十九硯齋”,還不僅僅是收藏一般的上品硯臺,而是更看重收藏古代名人的“文物”。

江湖夜雨先生在《清才子》中所述“不過,紀曉嵐雖然一生浸淫在筆墨紙硯之間,但他的書法并不出彩。當然,他寫的字比一般人是強多了,在我們這些很少寫毛筆字的現代人看來,也是想當不錯的,但是在當時,他絕對稱不上書法大家。紀曉嵐自己也承認,多次說過:‘余稍能詩而不能書’‘佛法書法兩不知,佳出安能一一領’。紀曉嵐的弟子也說:‘吾師博洽淹通……獨不善書。’所以,硯銘上的字多為一個叫伊秉綬的人代他所寫。”

有故事說和珅請紀曉嵐書匾,紀曉嵐寫了“竹苞”兩個大字……和珅不會請字寫得不好看的紀曉嵐來題字,紀曉嵐也沒有這么大的膽子敢給和珅寫這兩個字。

紀連海在《百家》中《紀曉嵐與‘竹苞’之謎》中講述的“這有一本書叫《清朝野史大觀》,編纂者叫小橫香室主人。他這里面有一個第六卷,有一個叫《清人逸事》,他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紀曉嵐之機警》,這個故事里面就說乾隆皇帝晚年,這個乾隆皇帝非常寵幸和珅,那么當時周圍的大臣也都拍馬逢迎,溜須,也都干這種事。一時之間,說和珅的府邸前前后后每天都是車水馬龍。那么在這每天都是車水馬龍的人群當中,你看不到紀曉嵐的身影。故事里面就說,有一年和珅給自己蓋了一棟房子,別墅。那么這個房子也好,別墅也好。我們現在能夠判斷出來,我們知道它就應該是后來的恭王府。那么他蓋了這個房子以后他開始附庸風雅。他就覺得我這個房子不能空空洞洞的。我總得題點字。在這個時候,附庸風雅的和珅就想到了當時被譽為一代文宗的紀曉嵐。想起來說紀曉嵐的墨寶是很難求的,所以他就決定求紀曉嵐給他寫幾個字。結果沒有想到一直以來非常不喜歡和珅的這個人,跟和珅沒話的紀曉嵐這次非常痛快,提筆就寫下了兩個大字‘竹苞’。而且紀曉嵐還告訴和珅說我給你題的這兩個字是取自《詩經?小雅?斯干》這首詩的意思就是講人家新房落成時的吉慶話。那么事實上是這樣的嗎?這個《詩經》是我們國家一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我們說那個‘竹苞’這個詞就出自《小雅?斯干》這首詩……不過,‘竹苞’這個詞是出自《詩經?小雅?斯干》中的前幾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連起來就是說這家的后代,這個房子及其后代應該像什么?應該像草木那樣生生不息。應該像松樹那樣種哪兒(在)哪兒活,好養活,孩子要養活一大堆。房子也要蓋一大片是這么個意思,和珅也拿過來一看,是這么回事,他那兒也有《詩經》啊,一翻確實這么回事,特別高興。立馬讓人家給裝裱起來,掛在他亭臺樓閣中最顯眼的地方。每天人來人往的時候,只要一道這兒,誰一到他們家參觀,他都領人家看,這是紀曉嵐先生給我題的字。似乎這個時候每當他帶著人家看這個字的時候他身上的銅臭味也少了很多,似乎是這種感覺。但是話說這個故事中說……直到有一天,乾隆皇帝來,也有別種說法是直到有一天劉墉來……看著‘竹苞’什么意思呢?開始是不理解,后來一看,恍然大悟,哈哈大笑。為什么笑呢?‘竹苞’——‘個個草包’。他把‘竹苞’兩個字給分解了。說和珅,紀曉嵐罵你呢,說你們家個個都是草包。和珅這回恍然大悟,氣得把‘竹苞’兩個字給拽下來不說,牌匾拽下來砸碎了不說,而且還特別生氣,從此以后就跟紀曉嵐記仇了。那么這個故事是真的嗎?我覺得這個故事不是真的,因為故事中的漏洞太多了。紀曉嵐,我說一個有點過分的話,您打死他他也不敢給和珅寫兩個字‘竹苞’,他沒這個膽。我為什么說他沒有這個膽量。我有兩個證據。這個故事漏洞太多。主要的漏洞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方面這個故事的主角不對。也就是說如果有這個故事,那么故事不應該是紀曉嵐。給和珅寫字的絕對不應該是紀曉嵐,應該是另有他人。那么這個他人會是誰呢?我們來依據下面的三點來判斷。第一從墨寶的角度判斷,說紀曉嵐的墨寶。故事中說紀曉嵐是一代文宗,‘宗’祖宗,宗的意思就是頭。‘文宗’文化界的頭兒。這點我同意,我也承認確實在當時的中國說讀書比紀曉嵐多的在那個時候少,沒有人在紀曉嵐面前叫板。如果有人在紀曉嵐面前叫板那肯定他就去修《四庫全書》,他就去當那個總纂官了。所以說他是一代文宗,這是真的。符合歷史事實。但是你要說他的字好,這個我可不同意。因為是一代文宗就天天每個人找他求字找他簽個名兒我覺得可以。求他寫個字掛上,他的字并不好看。最好看的還得說是乾隆皇上他的字好看。除他之外,當時乾隆朝一共有五個人的書法都不錯。劉墉,被稱為‘濃墨宰相’……與他相對應的‘淡墨探花’王文治。除了這兩人之外,當時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書法家還有三位,一位是翁方鋼……最后一個人,就是乾隆皇帝的兒子,成親王永瑆。這幾個人的字都是不錯的,如果說和珅要請人題字,給我的感覺,請這五個人可以,那么這五個人中間,我們再來判斷,誰能夠給他寫‘個個草包’呢?這五個人當中,應該說能寫的,給我的感覺兩個人,一個人是劉墉,為什么說劉墉可以給他寫,劉墉一個漢人不能跟滿人斗。但是你要記得劉墉他不敢得罪,劉墉的父親劉統勛當過三部尚書,……當過尚書房的總師傅。那么,以他的家庭背景來說呢,應該來說劉墉有這個膽量可以寫,而且以劉墉與和珅的關系,應該說劉墉也有這種可能。第二個敢給他寫的,就是成親王永瑆……所以從成親王永瑆這兒,他可以開和珅的玩笑,而且和珅不會當真。所以單獨從墨寶的角度來講,單獨從書法的角度來講,我判斷寫這個字的人或劉墉,或成親王永瑆……我說這個故事的主角不對,這第一個,從墨跡,從書法角度來講不應該是紀曉嵐。第二,從家庭背景角度判斷,那你敢寫和珅是‘個個草包’的人,你的家庭背景應該是來歷不凡……紀曉嵐的家庭背景跟和珅的家庭背景差不多。兩個人都沒有憑借祖先,稍微來講紀曉嵐好一點點,他爸爸當過知府,和珅他父親當過都統,但是他從小就死了父母。所以說兩個人應該說能熬到有當時那種境界……都應該是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所以呢從這點來講,我們從和珅他的為官之道來講,這樣的人正是他拉攏的對象。從紀曉嵐他本人年輕的經歷來講,他與和珅一見面應該是惺惺相惜才對……從與和珅的關系角度判斷,我們說,那就得是跟和珅有點過節的人……如果說是從關系密切的程度來講,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紀曉嵐跟和珅的關系好著呢,很好。有的人就覺得這不會吧。這不會很好吧。我還真是有證據。咱們前面介紹過,說在修《四庫全書》修了十多年,在這十多年中和珅是總裁。當然不是當了十多年總裁。在這中間,和珅對紀曉嵐是很照顧的。從這一點來看。但是我們要清楚,人一走了‘背’字,你就倒霉了。所有你的朋友都會離你而去……誰還敢在自己的筆記或者是事后家人的回憶錄上寫著我父親跟和珅關系挺好,誰敢寫。但是你不敢寫別人敢寫。這兒兩個證據,一個是出自清朝的一個皇族,名叫舒坤,他看著人家寫一本書叫《隨園詩話》(前面提到的袁枚寫的)他看著,不對。《隨園詩話》里經常說紀曉嵐這么好,那么好。所以他寫了一本書叫《批本〈隨園詩話〉補遺》,里面有一句話……‘中年狡猾’說紀曉嵐這個人人到中年越來越狡猾了。然后‘為和珅文字走狗’……這個文章里就記載了這么一段,說他是和珅的文字走狗,和珅讓他寫什么字他就寫什么字,兩人關系可好了。還有一本書叫《清人逸事》,《清人逸事》中他也介紹了‘和珅有所做,’和珅每當寫出一本什么書來的時候,現在你都見不著和珅的書了,那時候和珅也是一個滿族人寫書,也是一個多產的作家。‘私倩彭文勤元瑞,紀文達昀為之潤色。二功慮被齒奇,恒為捉刀。’這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呢?說和珅每當有什么作品發表的時候,就私下里找來一個人叫彭元瑞……翰林院出身的。他這個人是當時的《四庫全書》的十個副總裁之一,和珅是當時的十六個正總裁中的頭兒,這是一個。紀文達昀,就紀曉嵐……說每當他一有文章的時候,就會找彭元瑞和紀曉嵐給他潤色。兩個人經常給這個人‘捉刀’代筆,都兩條了。一個說他文字走狗,一個說經常捉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歷史上我們說以紀曉嵐他個人的特點,年輕的時候也是什么嫉惡如仇,也很偏激。最后終于吃了虧了,兩年零八個月之后,紀曉嵐這個人的風格已經大大改變,他回來以后和珅就是他的上級,面對這個上級,年輕有為的和珅,這個人的脾氣跟他當年的脾氣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是如出一轍。兩個人呢紀曉嵐經常會有意識地提醒和珅你這個做得不對,你那個做得不對,你應該改。所以兩個人應該說是朋友關系,很好的關系。和珅死了以后,你看到的是別人落井下石,你找不到一個材料說紀曉嵐在和珅死了以后說一些怪話……紀曉嵐做不到,人不能滅了良心。他貪污的是朝廷的自然有朝廷來處理。他對我不錯,我不能在他死后落井下石,落井下石是別人的風俗不是我紀曉嵐的作為。我也有過患難的經歷,我也有過不幸的經歷。所以這是我介紹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不對。換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是紀曉嵐。第二故事的時間背景不對,那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的背景說是和珅蓋房子。……和珅就蓋了一回房子,就是后來的恭王府……這個房子是給誰蓋的,那肯定是給他兒子蓋的,他兒子1789年結的婚,那這個房子就是在1789或者1788年蓋的,新房,新人。是在這種情況下蓋的。實際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可不是給自己蓋的……是給人家固倫和孝公主蓋的。是給皇帝的女兒和女婿蓋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故事不對。如果我們講到這兒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是紀曉嵐你會寫‘個個草包’嗎?你能寫嗎?你敢寫嗎?這都是不可能出現的事。他不敢寫。從時間背景上來講,為什么,因為這個家真的沒有一個草包,你怎么能說人家是‘個個草包’呢?……到底和珅這一家誰是草包……和珅家第一個人就是和珅,咱別人不說先說和珅,那和珅是草包嗎?一個皇帝,雖然說老了點,老年的乾隆皇帝也看過了那么多人,一下子給和珅壓了五十個官當,五十多個官職都讓和珅一人兼職。您說和珅是草包那活兒都是您干的。這個不對。再說了,您要說和珅是草包,那提拔和珅是草包這個人是誰?那肯定是傻瓜唄。你這明著說和珅是草包,你暗著不是說皇上是傻瓜嗎?你敢寫。皇上看了還高興,不可能……看來經過我前面的考證,‘個個草包’這個故事不是紀曉嵐的事,那么歷史上有沒有‘個個草包’這個故事呢?還真有,比這本《清朝野史大觀》更早的有一本書是徐珂寫的,叫《清稗類鈔》,在里頭有個條文,有一個故事,故事特簡單,故事的題目就叫‘個個草包’。故事的內容一共就兩行字,這兩行寫反對是什么?某名士給某總兵題匾曰‘竹苞’。這故事就完了。(之前鄭板橋那章說過,某名士就是指的鄭板橋)就是說有一個很有名的讀書人給一個總兵寫了兩個字‘竹苞’,人家一看,個個草包,哈哈一笑,這故事就完了。還真有這個故事,但是不是發生在紀曉嵐身上。看來是別人把這兩個故事給擱一塊兒了。算成了紀曉嵐的機警故事。”

紀曉嵐當年作為禮部尚書,為嘉慶登記立下了極大的功勞,在嘉慶八年,紀曉嵐八十大壽,皇帝派人來頒賜禮品,個人朋友也紛紛道賀,然紀曉嵐卻很謙遜。紀曉嵐這一生的仕途除了烏魯木齊的那個“坎兒”之外,一直是相當平坦的。

江湖夜雨在《清才子》中最后一段所述的“八十二歲時,紀曉嵐病逝于家,在清代文人中,紀曉嵐嗜煙嗜肉嗜色,卻得高壽,據高位,盡享榮華。按《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因果報應說法,恐怕也是前世修來的吧。當時有人評價他是‘李杜之光焰,燕許之手筆,盡歸腕下,裒然一代文宗也’。平心而論,紀曉嵐當然比不上李杜,但在清朝也稱得上一個想當有分量的文章巨公。”也確實,紀曉嵐憑著他的長壽,在某些方面收獲了比別人(比如和珅)更好的結局。

紀曉嵐這章就看完了,說實在的看的不仔細也評的好粗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