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不只是點贊和聊天-我的7個微信利用小技巧

從年初起,對時間管理和知識構建的一些書籍和課程產生了興趣。在向朋友推薦的時候,會有一些聲音表示,老師講的東西并不適合我啊。這一點,我也很是認同。但是,作為一個身在多元化時代的人來說,聽取一些方法論,然后自我伸展并完善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想,結合學到的技巧,自己總結一些平時工作生活中覺得不錯的小技巧。

今天記錄的,是這段時間,我在使用微信時總結的一些小經驗。因為每天都會點開微信,所以我想怎么樣能讓微信不變成我的時間粉碎機,而是成為我學習工作的得力武器呢?

1改變微信的語言設置

在用慣了中文版的微信之后。想學外語的朋友,可以試著將微信的語言變成正在學習的語種。微信系統的多語言做的還是不錯的。

相對于我們熟悉的中文,一些詞匯,如二維碼,表情等等,英文應該怎么說呢?不用死記硬背,調成英文,每天見到它們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2巧用置頂功能

隨著好友越來越多,關注的訂閱號越來越多,微信界面會變得很‘花俏’。

這時候,置頂功能就派上了用場。

a經常聯系的人

b每天一定會看的公眾號

c會再看一遍的訂閱號

我會把上面這三種賬號設置成置頂。比如家人的號碼,部門的群,銀行賬單號碼,正在學瑜伽時關注的訂閱號等等。這些賬號不會不停的被刷到界面下面去。在查找時,節省了很多時間。

記住,如果刪掉的話,可能需要再重新設置置頂哦。

3背景圖片的利用

有時候加入了一些群,除了群主誰都不能改群名。可是群太多了如何區分呢?

這時候,在自己的手機里準備一些可以做背景的圖片。每次加入一個群之后,利用這些圖片就可以區分了。

比如我在手機的記事本中分別打出,[常用群,勿刪]或者[此群有效期至3月30日]之類的文字之后,截圖。然后將截圖分別作為各個群的背景圖片。群再多,名字再近似,也可以區分并及時清理了。

4 用微信做日程本

這個功能我是利用了朝夕日歷。

起初是想利用朝夕日歷打卡早起。后來發現朝夕日歷推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課程。

在朝夕公眾號提醒課程即將開始時,我發現了它的日程本。樣子比較簡潔,編輯起來也不難。

把公眾號用方法3置頂之后,隨時查閱,也是很方便的。

當然,我覺得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公司推出的日歷也應該很好。因為我用的只有這個,所以只簡單介紹這一家。

5有了微信少下載很多APP

下載很多APP,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等于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看手機。

而關注一些APP的訂閱號(公眾號)則減少了上這些APP的時間。因為每天這些APP都會推送一些精華文章,等于是為我們提取了精華,節省了時間。所以,在時間和手機容量都不太夠的時候,可以考慮這個方法。

6朋友圈的利用

有些朋友在做時間管理的時候提到了關閉朋友圈功能,認為點贊之交發的東西也沒必要看,甚至很多人發廣告也是浪費流量和時間等等。這里不想評論這種做法。我的方法呢,是在設置里把朋友圈更新提醒關閉了就好。畢竟是朋友交流的一個渠道。

同時,我把朋友圈作為我的收藏夾。

因為微信的收藏夾有些東西不能轉發,有些東西不能加備注。可是朋友圈就可以添加備注和轉發,這樣就方便多了。比如我把收集的文章,視頻等等等等都加上【】的標題,然后經常性的在我自己發表的朋友圈里查找需要的東西時,看【】里面的內容就很容易找到了。

我的朋友圈里有學習語言的【英語】學習瑜伽的【瑜伽】有【日記】有【時間管理】,不論哪方面的內容,不管是圖片,視頻還是鏈接,用這個小小的【】管理起來,十分方便。

7固定時間查看微信

這一點應該是很多時間管理的老師提到過的。每個人的操作方式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想要追求的結果,我想,應該都是避免手機,或者說是社交APP帶來的時間流失。

如果在已經和家人朋友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固定時間查看微信是十分可行的。

我這里說的查看,并不是說不和朋友聊天,而是指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查看訂閱號和朋友圈。

作為補充知識的渠道,定期定時的查看即可。沒有必要隨時查看更新。

以上這些小技巧,我想,應該有很多朋友都已經在用了。這些并不是我的創新。只是一些小總結。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也很樂意和各位朋友交流思想,擴大視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