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每天臨睡前構思寫作題目、打卡的行為開始變成我的習慣的時候,我卻驚訝地發現這段旅程已經快到了終點,我的心里卻有了太多的不舍?;仡櫼幌挛疫@七十天的旅行,路途并不平坦,但是卻是處處充滿了驚喜。對于自己的自控力讀寫旅程我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抵觸期、厭惡期和成長期。
抵觸期
? ? ? ?可能大家會很訝異于我的心理變化,為什么我會有這種想法的呢?我之前就參加過自控力群,但是我一直都非常不滿意自己的表現,終歸到底是因為自己還是偷了太多的懶以致于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本著想增加自己自控力目的我又一次加入了自控力群,因此加入群的時候我并沒有太多的看要求,一直以為群里會更加注重完成每日最重要的三件事并且相互之間做監督。但是后來我才發現原來這個是自控力讀寫群,并不是單單的自控力群,于是我就想那也很好,我就把這個讀寫群當作是完成自己讀書筆記的好機會。我也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目標:寫一些有趣的文字。
? ? ?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是興致滿滿,每天都盡最大的能力去寫出高質量的讀書筆記,那幾天我是非常享受輸出的過程的。但是隨著讀書筆記的輸出,我開始發現自己對書中的內容和細節還是忽略了不少,為了能輸出更高質量的讀書筆記,我希望自己能再讀一次書中的內容,但是這樣就不能做每日讀書筆記的輸出了,也因此我開始產生抵觸的情緒。隨后的幾天我真的是無話可說,只能胡亂寫一點文字,湊夠200字就可以了。
厭惡期
? ? ? ?這種抵觸的情緒與日俱增,直到族長說新年后每天要寫400字,我的情緒終于爆發了,200字對于我而言都不容易,更何況是每天400字!而且我也開始厭惡每天毫無意義的輸出,像記流水賬還有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自己輸出的是真正的自己的東西,比如讀完一本書后的實踐過程、對于一些問題經過多方面了解后得出的自己的思考等等,這些輸出的內容即使不一定正確但是這是我自己思考過或者是實踐過的內容,這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入--輸出。但是這個輸出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子根本無法做到每天輸出。
? ? ? 那一段時間我只要一想到每天都要湊400字,我就感到惡心,很多次我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到凌晨2點都無從下筆,也因此我有了好多次要退出自控力群的念頭。
成長期
? ? ? ?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后我終于憋不住了,就和族長聊了一次天。這次聊天后我的心里放松了許多,我開始學著不糾結每天一定要輸出特定的內容或者是特定數量的文字,而是把寫作當作是與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
? ? ? 放開了膽子后我不再糾結自己的寫作內容,哪怕今天只是讀了幾頁書我也可以做個讀書摘抄或者是做一個拆書練習,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如何讓文章更有邏輯性和如何讓文字的表達的結構更加的清晰明了。慢慢地文字的輸出開始變得容易,我也開始習慣了每天輸出的感覺,很多時候晚上是在是累得不行了就先去睡個覺,起來再寫文章,完成每日打卡后接著睡覺。
? ? ?要是說到沿途中我有些什么收獲,那實在是太多了。
1.學習深度閱讀
? ? ? 我的微信和微博都關注了不少的公眾號,也有喜馬拉雅和得到這一類的APP。這些公眾號或者是APP都給我提供了很多可以快速閱讀的文章,但是我漸漸地發現很多文章質量真的是一般般,能讓我讀每一篇文章都有收獲的也就幾個欄目而已。因此我開始傾向于在大塊的時間里做深度的閱讀,深度閱讀雖然比較費時間,但是確是很好的提升自己思考方式的方法。并且讀完這些文字后我很容易就會把這些內容和自己的行為做一個對比,也很容易知道自己有哪一些地方做得不足還需要改進。
2.開始堅持一些事情
? ? ? 在《習慣的力量》書中有提到過當我們每天做一些件事情并且獲得“小成功”后,其他事情會開始慢慢變得有序。為了能每天有高質量的輸出,我開始給自己留出閱讀的時間,開始做時間記錄也開始了其他的一些小計劃的實施。有時候我哦會安慰自己,想想自己能堅持寫一些文字好幾十天,其他也不是這么難嘛。
? ? ? 當然我在這幾十天里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我還是蠻少參與群里的活動的,很多時候我都會忘記群里還有活動;再者我發現可能是自己的要求高了很多吧,對一些事情我會持有更多的批判的態度,我很害怕這些情緒會蒙蔽了我的雙眼而做不到客觀地了解事情的全部。
? ? ? 沒想到這么快就要畢業了,心里真的很不舍得,感謝一路上陪伴我走過的所有人,我很慶幸能與有趣的你們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