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更新衣櫥,要約邊逛邊聊的行家,該怎么約?

一、案例描述

萱萱:我準備更新衣櫥,想約個造型設計師怎么選擇呢?我想的就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我不想花太長時間自己研究和花錢買衣服試錯了。干脆帶著買完ok,放棄把我的時間精力放到這個不擅長的領域了。花錢買外包,打算精簡之上提質降量,春秋打算一共20件搞定,找個行家快速解決。

北北:那你對整體造型都了解哪些呢?或者說你現在的衣櫥哪些點做得好,哪些點做得不好?

萱萱:不了解。現有就是簡單款,不出錯就ok,提質的標準是更時尚,更品質。所以要約懂時尚的行家。

二、聊聊造型設計和造型師

形象設計師,是設計師的一個類別。整體形象設計最大的特點是整體。

1.整體大于部分
用人話來說,就是你從頭到腳的<整體形象>決定了你給人的印象。整體兩個字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你全年的形象=你的整個衣櫥+你當年的外形+你的發型+你的妝面/素顏+你的性格+你的儀態+你的聲音+你說過的話

你的全年形象就是那個“實體的你”,這個“實體的你”和那個“理想的你”越接近,你對自己形象的滿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實體的你”和每次重要場合前,站在衣柜想“給別人留下的某種印象的你”,吻合度越高,你對你的衣櫥度就越滿意。

比如“理想的你”端莊大方,“實體的你”活潑可愛,就總會對自己的形象不滿意。
再比如“實體的你”活潑可愛,但是約會前希望自己浪漫女人味,一看衣櫥里沒有這樣的衣服,就會不開心,會議前希望自己嚴肅有權威,一看衣櫥里沒有這樣的衣服,就又會不開心。
再比如“實體的你”活潑可愛,衣櫥里既有浪漫女人味的衣服,又有嚴肅有權威的套裝,但是穿上以后,依然沒有被別人認為是浪漫的,或者權威的,你還是不開心。

到底是哪的問題?想來想去,肯定是衣服、發型、妝容不對,于是找設計師約起來吧。

作為整體造型的小白,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目光被自己的某個局部吸引。比如特別喜歡某件上衣,注意力就全在這件上衣上;特別喜歡某個顏色,注意力就全在這個顏色上;特別喜歡某個款式,注意力就全在這個款式上;因為要買衣服,注意力就全在衣服上。而整體造型師一定是一身一身搭配的。

你的整個衣櫥、你當年的外形、你的發型、你的妝面/素顏、你的性格、你的儀態、你的聲音、你說過的話,如果這些部分,不能統一起來,你就是個混亂的整體,也就談不上給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了。

培養對整體形象的感覺,多看看話劇、電影、電視劇里,是如何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的,一個人物的服裝、發型、妝面,一定是和他的性格、地位、聲音、語言搭配在一起的。

2.有整體,還得分主次
剛才把整體分成了8個部分,但8個部分都是等量對待,又拼湊不成整體,柔美的外形+柔美的著裝+柔美的發型+柔美的性格+柔美的儀態+柔美的聲音+柔美的語言,結果其一,是很難做到,其二,效果可能太膩了,也沒有那么好,只有統一,沒有了變化和趣味。因此在8個部分中,先確定主調,主調滿足主要要求,次調滿足次要要求,有主有次,統一又有變化。這個主次,你不可能全扔給造型師,自己心里要有數。

3.內在強于外在
整體造型里,非常強調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也就是說人的性格在整體造型里占有重要的部分,我們不是平面模特,穿上衣服是在動態的活動中。一個比較拘謹的人,穿上休閑的衣服,也會感覺怪怪的,擺不出休閑的肢體狀態。

4.特別強調當下
和投資強調未來不一樣。整體造型設計特別強調當下。精神可以活在未來,但是肉身是活在當下的。因此成功的造型改變,只能是漸進式,沒法是突變式。

知道整體造型設計的基本點,也要了解設計師。設計師在造型時要處理三件事,基本技巧、思維和溝通。基本技巧經過專項訓練,基本都能會,設計師最后拼的就是思維和溝通能力。鑒于小白用戶看過的作品有限,那就先從設計師的溝通能力選起吧,選最聊得來的人。聊得來一般是溝通能力強+生活態度相似的產物。審美也很受生活態度的影響,一箭雙雕。聊得來一般也會經常聊,長期合作的問題也解決了。

1.基本技巧
對于發型師來說,剪發技法、對發質的了解、各種造型工具的使用等等都是基本技巧;對于服裝設計師來說,顏色、款式、布料等等也都是基本技巧,對于室內設計師來說,對建材的了解,對空間的設計等等也是基本技巧。掌握這些基本技巧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階段。

2.思維
思維就開始考驗設計師的段位了。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來舉個例子,在人工智能里面,一開始是規則驅動的暴力搜索,這個有點像基本的技巧,接下來是到特征驅動的線性模型,特征驅動就像服裝里的風格,最后是到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積累了海量的“格式塔”,這些海量的“格式塔”構成了直覺。設計是在海量的選擇中,為整體最優,所做的取舍。很多優秀的設計師是在憑直覺在大量的選擇中做出判斷。人類的“直覺”也給了AlphaGo的設計者以啟發,AlphaGo觀察圍棋的整體布局,然后選擇最佳下法,這種方式就像依靠直覺和第六感作出判斷的人類大腦的功能。越來越強的模式識別能力讓“直覺”兩字從神秘莫測,變成了通過大量樣本就能學到的模型。

小貼士:這種整體思維經常會給溝通帶來困難。如果你是個只想要魚的人還好,但是如果只想要漁,那就要注意一些問題了。一般來說,從小就進行整體訓練的人藝術感覺會非常好,比如從小學琴,從小學畫,他們就像AlphaGo那個例子一樣,從小就進行大量的整體性輸入,他/她腦子里有大量的整體樣本,可供和新案例比對,他/她可以通過迅速比對,判斷當前的設計感覺對,或者不對,但是這個時候你要問他/她為什么這樣,而不是那樣,一般就只能得到“感覺、直覺”的回答了。

3.溝通能力
設計講究的是同理心,滿足用戶的需要。一個方案設計師再滿意,用戶不滿意也是不成功的。溝通是雙向的,一部分靠設計師,一部分靠自己。

1)了解對方的設計風格。設計師再全能,也一定有一個風格是他/她最擅長的。
2)了解自己堅持的風格。自己再小白,過了20多年,也一定是有自己的審美取向的,審美取向是自我的一部分,可以被隱藏,但是很難被消滅。你不可能什么風格都能駕馭得很好。
3)長期合作。長期合作,更容易了解對方和自己。只約一次就心有靈犀是小概率事件。
4)設計方案的執行。對于普通人來講,這個點需要特別關注。整體造型的最終執行者是你,而不是設計師,設計師可以陪你逛街,幫你搭配好一身。但不可能每天早上都陪你站在衣柜前。如果你的整體搭配素養沒有相應地提上去,即使衣櫥里的衣服都給你買好了,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你依然會搭不出在造型師身邊的效果。

三、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建議

現在再來看看萱萱在找造型師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1.她想的是不想花太長時間自己研究和花錢買衣服試錯了。干脆帶著買完ok,放棄把我的時間精力放到這個不擅長的領域了,找個行家快速解決。

問題1:如果她想快速解決,那一定要再做減法,比如限定時間,解決1-2年內的服裝問題,比如限定效果,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具體效果,就會覺得滿意。一定要具體、具體再具體。審美有疲勞,美無上限,這點一定要和設計師溝通好。如果表達時,用抽象名詞比較多的話,很可能會被設計師說:“無法速戰速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不可能一直陪著你。”像春秋打算一共20件搞定,是個很利于溝通的好句子。

2.不了解整體造型。現有就是簡單款,不出錯就ok,提質的標準是更時尚,更品質。所以要約懂時尚的行家。

問題2:先說時尚,人們是怎么感知到時尚的?人們會把時尚和時尚人士緊密聯系起來。時尚人士今年的創新,就是今年的時尚,其余人等對時尚人士的模仿,就是緊跟潮流。Fashion passes, style remains.時尚會變,但風格永存。時尚帶有時字,和時間高度相關。時尚的精髓是隨時間變化,不斷地推陳出新。因此20件里一定會有一部分今年和明年的流行款,才能時尚,但1-2年的時間,能不能打造出一個你時尚的形象,不好說。我們是怎么識別一個人很時尚的,要么這個人在時尚界混;要么就是持續好幾年,我們總能在她身上看到流行款,而且流行款還和她很搭。

所以你不定期update是不行的哦。按照整體性原則,你的發型、妝面、姿態、性格、語言里沒有最新時尚,也是不行的哦。春秋打算一共20件搞定的簡潔,和你對時尚的要求可能會有度的沖突,需要協調一下。

再說品質,品質比時尚要簡單好多。品質對面料和做工的要求。價格是對品質的一個有效篩選方式。品質這一條和萱萱春秋打算一共20件搞定的需求很和諧。

最后,約整體造型設計師的建議:

(一)溝通前了解自己
1.明示自己喜歡的是什么。
要詳細的跟設計師說明自己的喜好,在各類場合上的時間分配,要讓設計師知道自己喜歡的風格,可以收集喜歡或不喜歡的服裝圖片,可以給每件衣服拍照,讓溝通更具體,設計師清楚進而掌握你的品味。

2.詳細說明對你重要的人的需要。
人以貌取人,整體造型一定有用非言語影響別人的功能,告訴設計師,你希望整體造型給哪些人什么樣的感覺。他們的年齡層為何?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各自的特質喜好又是什么,這樣設計師在設計時才能滿足你影響他人的需求。

3.列出所有問題并決定優先順序。
與設計師見面時,要清楚的列出所有問題并決定優先順序,確保重要的問題都能獲得解決。設計一定包含取舍,在暴露在外界環境之前(商場衣服的吸引、環境的影響、設計師的影響等等),先把重要性想清楚。

(二)溝通前了解對方
1.他/她的設計理念的是什么?設計理念會有很多,每個聽上去也都很對,關鍵看她/他最強調的那一點是什么。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很多設計師覺得最重要,最強調的那個點不一樣,經常會對同一個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而且互相看不上對方的看法。

2.他/她的拿手項是什么?設計師都是用作品說話的,盡量看作品。

3.溝通很重要,他/她的溝通風格是什么樣的?是不是你的菜?

(三)溝通時
1.老實地說出自己的喜好及厭惡。
這點對于相當在乎人際和諧的人來說,特別重要。當試穿服裝,你實在不喜歡時,千萬不要怕得罪設計師,畢竟穿的人是你,所以一定要說出真正的感覺,才能讓設計師設計出你心目中的造型。

2.具備基本的設計知識。
溝通要有共同的語言,設計師也有專有的設計術語,如果能了解其意義,溝通起來,就更事半功倍。畢竟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多,就可以對溝通對象的要求少些。

3.如果你的陌生人社交比較多,還是建議不要放棄形象學習。
花時間提升審美還是很值得的人生體驗,也是人際交往的大殺器。別忘了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每個人出門都是花了心思的,贊美得當有細節,分分鐘提升對方對你的好感啊。如果沒有大量時間來輸入大量的模型,那就建議刻意練習+碎片時間。我們的審美都是被社會引導的,觀察你身邊的時尚源就好了,它是你的時尚同事?時尚客戶?時尚雜志?影視?廣告?反正你總是會看到她們,只要知道怎么看,看的效率會大大提升....看環境色、看發型和臉、看服裝、看配飾、看姿態。

4.衣服的保養。
去邊逛邊買,別忘了了解保養小知識。我已經幫你問過了,會給衣服做保養的人,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衣服,可以穿十年,買件各方面都喜歡的衣服不易,多多珍惜。這個也符合斷舍離。

最后,套用投資里的一句話,來描述服裝選擇:

看大多數人的著裝,參考少數人的意見,自己做決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