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jié),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的吧。
沒心情
沒胃口
沒精神
沒時間
。。。
百無聊賴,百無聊賴,百無聊賴。
生無可戀,生無可戀,生無可戀。
又想看一遍《小森林》了。
當我孤獨時,
當我寂寞時,
當我感覺一切都沒那么美好時。
做一頓飯吧,
去一個人少的地方,
隨便在哪里散散步,
和賣東西的人隨便說幾句開心的話。
我知道我正走在慢慢形成自我觀念的路上,一個自我獨立的自己。
當我看到一些句子,一些電影時,我正多元地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
我也相信,每一個愛思考的人都會走出盲目,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惟一的先天的錯誤就是認為我們是生而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們堅持這一先天的錯誤……世界在我們看來就是充滿了矛盾。
——阿蘭·德波頓《哲學的慰藉》
所以,
不開心也是正常的。
不上進也是正常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quán)利,
在梅雨季節(jié)就做是憂郁的詩人好了。
想起《海邊的曼徹斯特》中主人公所說的那句:
可是,我走不出去啊。
面對一定時期的困惑,也許不急著“走出去”,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深海深,深海深, 深到盡頭失重處,夢想變成真。
——《深海長眠》
《深海長眠》里最讓我震撼的是雷蒙閉上雙眼努力控制自己的意識,想象自己穿過窗戶,穿過山林,來到在海邊漫步的茱莉婭的身邊。
一個極致渴望死亡的人,一個極致渴望自由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變得很純粹,很純凈。深海給了他自由。
寫作也給了我自由,它成了我的“深海”。
當我一心渴望自由,又無法擺脫現(xiàn)實的狀況時,我只能寫,這是我唯一的自由,也是唯一能讓我感到活著的一件事。
《小森林》除了慰藉我無處安放的心,那句“為什么當初沒好好面對呢”也提醒了我『此刻就是此生』
每個人都可以“自由”,
只要你不放棄你的選擇權(quán),
只要你不以別人的選擇為選擇,
只要你清楚在你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此刻就是此生,
此刻自由就永遠自由。